《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公元1107年的秋天,天高云淡,几辆马车悠闲自得地行走在汴京去往青州的路上。视野在这里忽然开阔,平原延绵数十里,麦浪流金烁彩,远山隐隐约约地镶嵌于天际,空气里都是甘甜的秋的清香。
李清照与赵明诚就在这个秋天回到了青州老家,住进以前的宰相府地。宅院沿河而建,朱门,黑瓦,庭院宽敞。“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汴京城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政治权力中心的风云动荡,你倾我扎,随着他们的离开而云淡风轻。青州,这片草木青青,东至大海,西至泰山的广袤土地,张开巨大的羽翼,庇护这对远道而来的年青人。
李清照将青州居所取名为“归来堂”,自命“易安居士”,取意陶渊明“归去来兮”和“审容膝之易安”之句。在李清照的生命旅程中,青州的确是她最安静,最幸福的地方。
“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给,衣食有余。”较宽裕的经济条件和无官一身轻的空闲,使赵明诚能集中精力四处收集金石书画,勤加校勘整理,而李清照是他情投意合的同伴。
青州的夜安然宁静,归来堂内,四处散放着古碑,古代器皿,画轴,珍贵的手抄书籍……墨韵书香,萦萦绕绕,一支红烛在室内缓缓燃烧。今天的赵明诚特别兴奋,因为很幸运地得到了南唐著名书法家徐铉所写的《小篆千字文》真迹。徐铉善作李斯小篆,用笔奇特,每个笔画的中间都有一缕浓墨,哪怕笔画曲折的地方,也是一样。这幅绢轴散发着百多年的沉香,在红烛下安静地展开,两个年轻人激动的眼睛在每一个字上停留,揣摩,玩味。见字如见其人,这一晚他们仿佛和南唐著名的大文士完成了一次神秘的对话,彼此灵犀相通,互有感慨。直到红烛燃尽,才依依不舍地歇息。“一烛之率”,是他们怕自己过分沉迷金石字画忘却时间而提出的约定。
日积月累,归来堂里收集既多,夫妇俩设置书库大橱,将金文,石刻汇编成册,有秩序地放在里面。十年积成十余屋之多,惜如性命:“如要讲读,即请钥上薄,关出卷帙,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
每次饭后,两人一起坐在归来堂煮茶品茗。赵明诚深谙茶之三昧,清照也是分茶高手。“碧云笼碾玉成尘”,纤纤素手,在茶碾中碾碎茶饼,投入壶中,共水煮沸。宋代的茶不同于现在,茶汤沸开时有丰富的泡沫;分茶时,注茶水入盏,茶盏中雪沫水脉,茶汤色调,袅袅热气,能令人遐想到山水云雾,花鸟虫鱼,这种分茶的手艺,称为“水丹青”。每每夜色迷蒙,归来堂内,清照“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明诚玉面含春,微笑以待。
饮茶闲谈,兴至所致,他们分别指着堆积的书册,说,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先喝一盏。胜出总是明诚多,他悠闲喝来,眉目间自是惬意,清照自然又恼又妒。一次,清照偶尔赢了,喜不自胜,举杯大笑,以至于茶水翻倒,沾湿衣裙书册,没饮到茶,反而两人手忙脚乱地赶紧收拾。
但其中趣味,世间有几人能得?
清照作诗“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诚惊叹词句清奇,内心颇有不服。于是将自己关在房内三天,一气填词五十阙。恰遇好友陆德夫来访,便将妻子的词和自己的词混在一起,请这位当时颇有名气的词评家评鉴哪阙可谓最佳。陆德夫阅读良久,脱口而出:“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诚绝倒。
又是一年秋天,这年清照31岁,明诚请人为她画像,画像上的李清照黑发如云,秀眉似柳,体态袅娜,手持一枝黄花,灿然立于纸上。明诚心有所动,提笔写道:“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十年青州屏居的日子里,一对神仙样的佳侣,他们衣不重彩,食不重肉,携书香茶香,在时光里淡然快乐地并肩而行。世间男女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了。
但明诚毕竟不能终日厮守在李清照身边。大丈夫志在四方,明诚志在天下的金石字画。他约朋友登仰天山,走灵岩寺,攀上泰山之巅,访古探幽,足迹踏遍四处,尽心收集碑贴金文,每每此时,偌大的青州归来堂,只留下了李清照一个人。
李清照心头忽然空了。没有明诚的日子,归来堂的书卷光华尽失,原来她那么乐此不疲地阅读,整理,都是因为有明诚在。现在,“倚遍栏杆,只是无情绪。”
明诚出游,清照盼他归来,望眼欲穿。在青州的日子里,李清照写的词不超过十首,但几乎每一首都反复在写同一个意思:思念明诚。
梧桐落叶,菊花初放,流水回转,细风吹雨……在她眼里都是深闺寂寞,都是愁怨百结。她的愁,如蒙蒙轻雾,又使玉石粉碎,细细碎碎地又坚硬地扎在她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的过程中,她在思念中眺望,徘徊,孤枕难眠。
李清照爱梅花。移居青州,归来堂边也种植了大片梅花。现在,这梅花淡月,也笼在相思闺怨中。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个女子每天有心情对镜理云鬓,贴花黄,描眉勾唇,美目妙盼,只为把最美的一面让心爱的人看到。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世界之大,人潮如海,没有他,这世界空无一人。正如明诚离开,李清照素面朝天,连头发都懒得梳理一下。一个人孤冷寂寞,走入院中,偏又看到梅花初落。“落花人独立,细雨燕双飞。”她一定是想起了微雨细风中,她与明诚并肩赏花的情形,如今花已无声飘落,人却未见归来。抬头仰望,淡云疏月,淡淡月光淡淡洒落,像心头起起浮浮剪不断的离愁,冰冷却又绵长。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这是一个无眠的夜,玉鸭状的香炉火灭灰冷,瑞脑香被闲在一旁,无心点燃。不是不想点,是怕点燃后,回忆在瞬间复苏:“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那时新婚燕尔,明诚时刻在自己身边,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他便心领神会,温柔呵护。只是,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光永远不会停留在最美的一刻。
朱红的纱帐在流苏的装饰下,一如既往的温柔与华美。李清照坐在床沿上,拿起犀牛角制成的梳子开始慢慢梳理长发。传说“通犀”色黄如金,置于室中,有暖气袭人,故名曰“辟寒犀”。现在手握犀梳,梳子散发的缕缕暖意正从发丝慢慢地传递到她的全身,她感觉心里也似乎有了那么一点暖意。她想,明诚总会回来的吧,或许就是在这几天呢。
爱之深,思之切。读李清照在青州时期的词作,你或许会以为她是个被冷落在家的妻子,幽幽怨怨,时时盼着丈夫回来。但若将这短短几首诗,放在十年这样长长的时光里,你会发现,在青州的日子里,她因思念而引发的忧伤都只是短短的时光。甚至,因有这样的刻骨相思,才愈见她与明诚之间不可分离的深情。
这段在青州的日子,无论她或明诚,都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