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李清照其人

  •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她清丽娟秀,多愁善感而又十分豪迈。她身上既有“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伤感,又有“生当作人杰”的气概和“长乱何须在屡盟”的悲壮……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章丘人,出生在一个既开明又热爱文学的官宦之家。她天资聪慧,又博览群书,诗词文赋样样精通,特别是她的词,自成一派,少女时代就已经名满京城。

  •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北宋和南宋两个不同的时代,“靖康之难”后,她饱受了国破、家亡、丧夫、无依无靠之苦痛,生活由早期的宁静祥和,沦落到后期的孤独飘零,她的作品风格也由早期的清新娇嗔,转为后期的沉郁悲苦。

  •   她的存世诗词虽然只有七八十首,可就是这区区七八十首,让她堪与作品上千,甚至上万的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一批男性文学家平起平坐,她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   她的作品以其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细腻的情感,以及女性特有的审美眼光,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不仅在词作方面造诣深厚,被后人誉为“一代婉约派词宗”,在诗文方面也颇有建树,特别是她的一些咏史诗,倜傥有丈夫气。

  •   千百年来,她的许多婉约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都已成为后人学习填词的样板。她不多的几首咏史诗,《乌江》、《咏史》等,也已成为呼唤时代精神的千古绝唱。她的一些反抗外敌侵略的诗篇,《上枢密韩公诗并序二首》以及《打马赋》中的辞曰等,更是女作家学习爱国诗歌创作的典范。

  •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千古流芳的婉约派词宗,她与我们桐庐又有怎么样的渊源? 

  •   二、李清照与桐庐的渊源

  •   李清照与桐庐的渊源,先从她写的一首诗《钓台》说起,《钓台》诗又名《夜发严滩》,是一首咏史感怀的七言绝句:

  •   巨舰只缘因利往,

  •   扁舟亦是为名来。

  •   往来有愧先生德,

  •   特地通宵过钓台。

  •   关于李清照的这首《钓台》诗,著名学者王仲闻(晚清大文豪王国维的次子)在他的《李清照集校注》中有过这样的记录:“《钓台》原无题,《宋诗记事》题作《夜发严滩》,据此诗文义,似只夜过钓台,无夜发之意,兹改题作《钓台》。”

  •   题中的“钓台”,指的是桐庐富春江畔,东汉严子陵隐居时的垂钓之地,又称严陵滩。据李清照《打马图经序》记载,她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月,自临安(今杭州)逃往金华避难时,其舟逆富春江而上,过严子陵钓台。

  •   诗中的“先生”,指的是东汉隐士严子陵。严子陵少有才名,与光武帝刘秀是同学,两人交情甚笃。刘秀起兵反莽时,严子陵积极响应,并为其出谋划策。可在刘秀称帝后,严子陵却不愿出仕做官,也不愿与刘秀身边那些“攀龙附凤”的权贵同流合污。于是,他易姓改名,隐居桐庐富春山,以耕钓为生。

  •   李清照的这首《钓台》诗,可以被视为是一首自嘲诗。她在诗中嘲讽的对象首先是自己,她说自己此番来严陵滩,不是像严子陵那样为了逃避官场而来此地隐居,而是为了保全自身的性命和财产,才加入到这熙熙攘攘的逃难队伍中。

  •   诗的前两句,“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名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用“巨舰、扁舟”两个具体意象,来刻画世人为名利奔波的景象,显得生动形象,很有感染力。

  •   接下来两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这里的“先生德”引用了范仲淹“一字师”的典故。据有关资料记载,范仲淹来睦州任太守期间,曾写过一篇《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记中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之名句。范仲淹在完成祠记初稿时,将稿子寄与好友李觏(字泰伯)校正,李觏看后,将“先生之德”改为“先生之风”。范仲淹看后钦佩不已,故留下“一字师”的美谈。

  •   此两句诗的大意是:东汉严子陵不慕荣华富贵,不“攀龙附凤”来到严陵滩隐居,而自己却是为保全性命和财产来到钓台。她通过这种对比的写作手法,一方面突显了严子陵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有力地讽刺了自己的名利行为,并为此感到愧疚,所以自己没有勇气在白昼经过严陵滩,只得通宵过钓台。

  •   据清代陆心源的《宋诗记事补遗》记载,宋末一位名叫陈必敬的诗人,还将此诗演化为一首五言绝句:

  •   君为名利隐,

  •   我为名利来。

  •   羞见先生面,

  •   黄昏过钓台。

  •   可见李清照这首《钓台》诗,在当时社会流传甚广。

  •   千百年来,严子陵不慕荣利,视权贵如浮云的节操,为许多名人雅士所称颂,留下不少吟咏严子陵的诗篇。尽管颂扬严子陵的诗句数不胜数,然而,李清照这首《钓台》诗,却以一个女性特有的视角,展示了她卓然不群的思想境界,既委婉又辛辣地嘲讽了那些在国难当头之际,只顾自己性命和财产而逃窜的达官贵人卑怯行为,读来让人深思。

  •   该诗初看起来,好像只是在嘲讽自己的名利之心,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不难看出它还蕴藏着更深一层的含义。

  •   想要全面理解《钓台》诗的真正内涵,我们还得从该诗的写作时间,和写作背景作进一步的分析。

  •   三、《钓台》诗的写作背景 

  •   要了解《钓台》诗的写作背景,除了查阅相关宋史资料,李清照的《金石录后序》和她的《打马图经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那么,李清照为什么会来桐庐,她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来到桐庐的呢?

  •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们先从李清照留下的两篇序文开始分析,再结合相关的宋史资料,大致可以了解到自北宋灭亡以来,她的一些生活轨迹。

  •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五月,也就是“靖康之难”这年的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新建都,史称宋高宗,改年号为建炎。

  •   在得知宋高宗赵构重新建立南宋政权后,金国人大怒。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九月,也就是赵明诚去世的第二个月,金军兵分两路向南进犯,意图一举灭掉赵氏王朝。由于金兵武力十分强势,南宋军队一时无力抵抗,宋高宗和一帮大臣就只得向东南沿海一带逃窜。

  •   此时的江宁危在旦夕,李清照顾不得丈夫刚去世的悲痛,在大病未愈的情况下,只想着快点将丈夫留下的金石文物转移出去。据她的《金石录后序》记载,当时她有书二万卷,金石书画二千卷,其它物件数量也足以接待一百位客人。

  •   李清照首先想到的便是赵明诚的妹夫兵部侍郎李擢,李擢当时正在洪州(今江西南昌)护卫隆祐太后。她派了两位赵明诚的旧下属,让他们先将文物运往洪州,自己在处理完家事后,再去洪州与他们会合。可谁知,文物刚刚运到洪州,洪州就已经沦陷,运去的文物全部被金兵烧毁,这正所谓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消息传来,李清照犹如五雷轰顶,几次晕厥又几次被救醒。然而,在那种强敌压境的情况下,谁又会来关心她呢?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强撑起精神,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去。

  •   好在她的小弟李迒,当时是朝廷负责编辑诏书的官员,一直跟随在宋高宗的身边。尽管宋高宗也在逃跑,他们的处境也很危险,可李迒是她唯一的弟弟,走投无路的李清照只得投奔他而来。

  •   金兵对宋高宗穷追不舍,旨在活捉宋高宗。宋高宗先是逃往越州、台州等地,接着又向明州(今宁波)、温州等地逃跑。

  •   直到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春,此时的江南天寒地冻,连续的狂风暴雨吓坏了不习海战的金兵。金兵在掠夺大量财物后,就班师回朝了。宋高宗这才得以缓过气来,便由南转为驻跸越州(今绍兴),并改年号为绍兴。

  •   李清照一直跟着宋高宗逃跑的路线追来,据她在《金石录后序》中记载,她曾到过台州、嵊县、黄岩、温州、越州、衢州等地,却都一一扑空。李清照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在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与小弟李迒在越州(今绍兴)会合。

  •   据有关研究者分析,这期间的李清照很有可能来过桐庐,并到过严子陵钓台。因为当时从绍兴来往衢州,最合理的线路应该是走富春江水路。但由于这期间的路程,后世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录,只能作为一种推测。至于她的《钓台》诗,是不是这期间写下的,也不得而知。

  •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九月,金兵和伪齐(金兵在黄河以南扶植起来的傀儡政权)合兵分道,再次进犯临安(今杭州),南宋官兵又开始四处窜逃。

  •   李清照在她的《打马图经序》中,有这样的记载:“今年冬十月朔,闻淮上警报。江浙之人,自东走西,自南走北,居山林者入城市,居城市者谋入山林,旁午络绎,莫卜所之。易安居士自临安溯流,涉严滩之险,抵金华,卜居陈氏第。”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金兵南犯的消息传来时,南宋朝廷从官员到百姓,东南西北乱作一团,乡下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往乡下跑,不知躲到哪里才算安全。自己从临安乘船沿富春江逆流而上,逃往金华,居住在陈氏家中。

  •   依据这段文字,有研究者推测,她的《钓台》诗有可能写于这一次的逃难途中。但也有研究者否认,认为这期间的李清照已经是慌不择路的惊弓之鸟,哪还会有雅兴去感悟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   那么《钓台》诗究竟写于什么时候,才会让我们觉得合情合理呢?

  •   据有关史料记载,李清照这次逃往金华避难,没过几个月,就听到金军撤兵的消息。原来,合该南宋不亡在金人手里,就在金军大举进攻南朝时,金国传来金太宗完颜晟病危的消息,大将金兀术怕国内朝政有变,便率领大军撤回金国。

  •   金兵撤退后,宋高宗从“行在”返回临安(今杭州),时局总算有了好转。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李清照也从金华返回临安。

  •   据有关研究者分析和推测,李清照的《钓台》诗,很有可能是写于这次的返回临安的途中。她在经过一次次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后,面对东汉严子陵钓台,应该会有许多感慨,顺便写下这首带有自嘲意味的《钓台》诗,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