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的李清照,到如今的演员海清,她们和南京的甘熙故居,和甘家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升州路 与中山南路交界的地段,闹市之中,不起眼的一条巷子里,白墙灰瓦,挂起一串红色灯笼,这就是被称为的"九十九间半"的甘熙宅第↓↓↓
甘熙故居又名甘熙宅第、甘家大院,原有堂名“友恭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中国南方大城市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甘熙故居,见证着时代的变化,也记录着甘家人传承的家风。
国宝《金石录》
甘熙故居中的津逮楼,曾是“金陵第一藏书楼”。
最多时藏书16万册,毁于战火,10年前重建。
金陵甘氏自两晋以来,恒以诗礼传家。其族谱云:“本支百世,或立功于战国纵横之际,或垂名于三方各据之时。赫赫芳声尚载前朝之信史,遥遥华胄犹存后裔以余风”。
其家族于元代设立有相堂。有相堂子孙勤于学问,奋读于家塾。元代登进士榜的甘霖,明喻子孙笃守其家学门风:“学博而问广,识远而谋深,得时以行其道”。
可见,甘家自古皆为读书人家,世代书香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大凡读书人家皆渴望有自己的藏书楼。
甘熙宅第的第一位主人叫甘福,甘熙是甘福的次子,为晚清著名文人,曾经中过进士。甘氏父子收集书籍十万册,建藏书楼,名“津逮楼”,并因此留名青史。
让津逮楼更有名的,是它曾经收藏过一件国宝——《金石录》。接下来,就要谈到我们的女诗人李清照啦!
《金石录》共三十卷,由宋代赵明诚撰写大部分,其余部分由其妻李清照完成。当年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携《金石录》书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至临安,花费了两年时间整理定稿刊行。
《金石录》一书,著录其所见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
1951年,甘氏旧宅出售,甘氏族人决定处理津逮楼所存下来的两屋书籍。藏书家马兴安与当时在水利部供职的赵世暹及商人朱某三人选走了一批古籍和印章,其中就有30卷的宋刻本《金石录》,上有“金陵甘福梦六氏藏”、“津逮楼”等藏印。
后经出版家、藏书家张元济鉴定考证,认为甘氏津逮楼本《金石录》是宋代龙舒郡斋初刻足本。此刻本由郑振铎带往北京,存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
博物馆里追忆过去
2012年6月8日,位于甘家大院的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馆仪式、《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首发式暨第十届南京文博之夏活动开幕式在甘家大院举行。十多位甘氏后人“组团”前来 “寻根”,其中就有海清的妈妈甘娟。
据甘娟介绍,当年她和父亲甘汝敏离开甘熙故居时,海清刚刚出生。这里是令海清十分神往的地方。
“甘氏后人”海清就是在甘家大院出生的。当年甘娟的母亲就住在甘家大院第一进,如今的“老茶馆”所在地。在成立南京民俗博物馆之前,院中住户陆续搬走。1978年,甘娟和父亲离开南捕厅时,甘娟20多岁,而海清才刚刚出生。
“后来我经常带海清回这里,跟她说,妈妈原来就住在这里。她就觉得甘家大院很神奇,她一直问我,妈妈,为什么我们不住在那么漂亮的房子里?”
甘娟说,海清还喜欢在院子里玩躲猫猫。后来长大了,性格活泼的海清还经常去甘家大院看木偶剧、皮影戏、听白局,还会玩斗嗡。
海清继承了外公身上的艺术细胞。外公甘汝敏是金陵美专的学生,擅画国画,爱好京昆。海清耳濡目染,小时候常常站在一边看外公写字画画,也爱上了写写画画。
在一张1989年甘家祖孙三代在江南剧场举办纪念演出的节目单里,当时甘娟出演没有台词的宫女。而在省戏校学舞蹈的海清则表演了一段现代舞,当然,节目单上没有大家熟悉的“海清”,而是其本名“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