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金线池边杨柳青 大明湖畔泉城春

  • u=3420422666,3746903849&fm=26&gp=0.jpg

  •   济南以泉为名,因柳生辉,柳本身就是一种风景,泉本身就是一种诗画,二者相得益彰,更显柳的妩媚和泉的柔情,在名人大家笔下共同舞动出泉城春夏之交最美丽动人的诗行。

  •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这是李清照的怀春之情;“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是清刘凤诰的点赞之笔;“夺目惊人万马蹄,一泓流出绿杨堤”,这是张弓的大家之笔;“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这是刘鹗在吟咏称道……这些都是精彩绝伦的词句,却因人们过于熟知而显得有点“俗”了。

  •  春夏之交,杨罩古城,柳拂泉面,树影婆娑,路人穿行,该是何等的惬意!正所谓“最喜酒家多野趣,相携同醉绿杨阴”(刘敕·咏黑虎泉)。晴日柳影疏疏,柳絮飞雪,春雨中的杨柳更含意境:“春阴柳絮不能飞,雨足蒲芽绿正肥”(元·赵孟頫)。雨中朦胧柳景又给泉城增添了十足的江南水乡韵味,难怪大诗人王苹发出了“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的感慨。晴日、雨中之柳颇显个性,月明星稀、残月西挂之时的杨柳也别有一番风味呢:“山色四围明月里,人家半住柳阴中”(清·任宏远《明湖杂诗》)。

  •  当年,李清照这位多才的女主人曾在柳絮泉边梳妆,引得明朝晏璧等人羡慕赞颂:“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冷冷。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柳絮泉》)。这儿从春到冬清泉幽幽,泉沫纷翻,可不就是柳絮在飞舞吗?柳柔中带刚,意中含情。在济南做官的曾巩曾写过一首《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人借物言志、借柳讽世,针对的是得志猖狂的势利小人。豪放派大家辛弃疾也写过关于柳的诗词,《祝英台近·晚春》中写道:“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全词委婉含蓄,细腻传神、余韵悠长,“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则体现了词人叱咤沙场的豪放英姿。

  •  名人咏柳写泉,多用不同角度展现泉城柳和柳下泉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人们对柳的热爱和对泉的珍视,真乃“春柳岂相识,一见便依依”(乔岳·北珍珠泉)。现在,柳已融入泉城人的骨髓,融入人们的心底,成为这个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相关知识链接(编制注):明代诗人晏璧

    晏璧(生卒年不详),字彦文,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任山东按 察司佥事。“以诗名于时”。此《济南七十二泉诗》,即作于在济南任职期间。诗后有《题<七十二泉诗>后序》,作者杨 涣,字有溶,山西太原人,时任济南知府,即晏璧诗序中所称“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

  • 《济南七十二泉诗》序:

  • (明)晏 璧

  • 有此天地,即有此山川。山为地之形势,水为地之脉络,皆扶舆清淑之气所钟,和顺积中,英华发外。子在川上u=4011287797,100712883&fm=26&gp=0.jpg曰:“逝者如斯”。《孟子》曰“源泉混混”,喻道体也。文人才子,适兴而咏歌之者宜哉。且济南为谭子国,附庸于齐。南距泰山百余里。郡东南三十里为龙洞,岩穴外阻,而中径路,斗折而蛇行。多怪石幽泉,能出云气,作雷雨。泉脉环城内外,凡七十有二:曰趵突、曰玉环、曰珍珠、曰漱玉、曰醴泉、曰甘露、曰金线、曰蜜脂、曰白龙、曰黑虎、曰芙蓉、曰柳絮、曰金沙、曰白公、曰孝感、曰无忧、曰洗钵、曰濯缨……虞舜耕于历山,故济南以历城名邑。有虞舜祠,东坡先生书欧阳文忠公舜泉诗刻于石。

    予永乐二年,持宪节来济南,休沐之暇,与大夫君子升高眺远。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听泉流。绮绾绣错,黛蓄膏,诚中州之奇观也。抑天造而地设,岂人力所能为哉昔柳子厚尝记柳、永二州山水,怪造物者不为之于中州,而列于夷狄,使千万年不得一售其技,是固劳而无用于神者。今济南环城不一舍许,而七十二泉献秀呈奇,是造物者为之于中州,使千百年不得一售其技,亦劳而无用于神者。予故取而咏之,惜无柳子之才,足以发扬山水之胜。诗成,济南太守太原杨有溶请锓梓以传,且贺曰:斯泉也,阅古今而不能售,诗而咏之,是泉之遭也。予遂书之,以附郡志云。

  • 南漱玉泉

  • (明)晏 璧

  • 南泉漱玉派匡庐,应是云门瀑布余。

  • 月照波心清可鉴,岂无湘女解琼琚。

  • 北漱玉泉

  • (明)晏 璧

  • 泉流北涧瀑飞琼,静日如闻漱玉声。

  • 纤手掬来清彻骨,高人宜尔濯尘缨。

  • 柳絮泉

  • (明)晏 璧

  • 金线池边杨柳青,泉分石窦晓泠泠。

  • 东风三月飘香絮,一夜随波化绿萍。


  • *图片来源于网络,清照网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