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名城,被冠以特定的物象而著名的,莫过于花城昆明和泉城济南了。济南素有七十二泉之美称,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描述,可以说是历史的佐证。

  •  济南之泉,当指趵突泉最为壮美。“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二三尺……令人神往。

  •  我这次去济南,几乎用了一天时间在趵突泉转悠。趵突泉实际上是一个泉群,共有泉水34处,主泉眼有3个,喷出的水柱,如跳珠溅沫,若轰鸣之雷。传说清朝乾隆帝南下路经济南,在观赏了趵突泉之后,欣然题了“激湍”两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  不过,我这次去趵突泉,一个隐蔽的真实愿望,是要去寻访心仪已久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故居。

  •  故居在趵突泉公园以东,一路上,从柳絮泉到漱玉泉,泉旁有一座青灰色建筑,这便是李清照故居。这一带依依垂柳,潺潺流泉,特有一种诗意的灵性。

  •  严格讲,故居当属其父李铭非故宅,现已改建为李清照纪念堂。在大门口一块照壁上,题有“一代词人”四字,大厅的抱柱楹联:“大名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均为郭沫若所撰。把李清照比作南唐后主李煜,是明清以来沿袭的一贯比拟。二李后半生有国破家亡的相似遭遇,他们又都善于以哀婉的笔触抒发积郁在胸的感情。最典型的就有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  庙堂建筑,庄严凝重,庭院深深。在一泓曲水之旁,有一古亭,额题“溪亭”。李清照写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显然,现在这个亭子造在院落里,只能理解为建造者在为游人释放一种“循词怀古”的美意了。“争渡,争渡……”寥寥33字,不难窥见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清纯活泼,那个花季,她是无忧无虑的;待到18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才开始另一种生活方式。赵是宰相赵挺的第三个儿子,著名金石学家。李清照结婚以后的生活是幸福的。虽然也有因丈夫出仕而带来分离的愁苦,甚至在丢官后在青州的十多年清苦生活,但是,夫妻俩志同道合,收藏碑帖,同撰《金石录》。李清照的词风,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转捩,日趋成熟完美。这些在纪念堂西厢房都能捉摸到一些历史的脉搏,内容丰富深刻。

  •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在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北宋覆灭。两年之后,丈夫赵明诚于上任途中在建康(今南京)染病身亡。厄运把李清照推向绝境,从此,她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生活。

  •  在纪念堂东厢房,展出有李清照亡命流徙中的诗词。坎坷和磨难使李清照的词作,又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这时候的李清照,已经不完全等同于李后主那时的思想境界了。爱国主义情操又推动了她新的觉醒。因此也就有了“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掷地有声之句。

  •  明代张綖把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清代大诗人王渔洋认为:“婉约以清照为宗”。更有沈谦提出以李白、李煜、李清照为词家三李。易安体的建立,肯定了李清照诗词创作艺术的鲜明特色。她晚年客居杭州时所写的《声声慢》,词的开头用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个叠声,诚如人到了极度悲痛时发出的一声声咽鸣呐喊。纵观李清照的诗词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她敢于挑战封建旧礼教,敢于歌颂纯真的爱情,这是一个淋漓的突破;二是在她的作品中,强烈表现为始终贯穿一条爱国主义主线,这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  领略趵突泉风光,寻访李清照故居,我获得了精神世界的“双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