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流沙河有一句名言:“同样是一个人,把你放到不同的地方,他就会变成不同的人。所以我认为先有地灵才有人杰,而不是倒转来的。”
这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李清照的才情,像极了家乡济南汩汩而出的泉水,特别是趵突泉泺源堂前的那幅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一柔一刚,像极了她的诗词风格。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算来,李清照距离现在,不到一千年的时间,在时光隧道里,这实在是并不遥远。有时候觉得,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李清照就像一个熠熠发光的异数,证明着“谁说女子不如男”。
李清照是不是济南人,或者是济南哪里人,也曾存在争议。但一块石碑证明,李清照确实是济南人。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对家乡的感情,体现在初誉京都的《如梦令》。《如梦令》词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刘瑜所著《李清照词欣赏》认为: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如梦令》记忆的是泉城景色,“一城山色半城湖”,乍到京都,思念家乡,也是人之常情。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官宦家庭,又适良配——赵明诚,才智学识虽远不及她,但也算“官场中的知识分子”,能够懂她,呵护她。泉水清泠,汩汩才思如涌,家世赋予其文学素养的积累,而泉城济南也带给她第一道灵性之光。
清代沈谦则认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李清照作为婉约词派集大成者,其实从少女时代就开始了。李清照早期代表作《点绛唇》,是婉约名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就人的性格来讲,不论男女,要么豪放,要么内敛,一个人既婉约又豪放,则有天性上的难度。李清照有非凡的才情,也拥有丰富的性格。李清照的词是婉约的,她的诗却刚劲有豪气。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夏日绝句》一诗: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诗风情辞慷慨,端正凝重,充分反映出李清照性格当中刚正的一面。“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破空而起,势如千钧,这里边有李清照本色的气魄,有勇敢无畏的人生姿态,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文风就是文品,文品就是人格。李清照集婉约的词风和刚劲豪放的诗风于一身,让人们看到了一位 “巾帼直压须眉”的女子形象。这正好和齐鲁之风相衬托,儒风温柔敦厚,齐风豪放进取,李清照的身上,体现的正是齐鲁文化刚柔相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