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东州逸党与泰山学派
秦皇扫六合,中国进入大一统时代。列国纷争,都成了历史烟云,齐鲁之地,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文化裂变与融合,山水激撞,奔流相依,天地钟灵秀,一代又一代出了许多人才。
汉魏时期,出学者,出文学家,出高官,出谋略家。
还是《汉书·地理志》上说的:“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东平、须昌、寿良,皆在济东,属鲁。”汉代儒学崛起,儒家经学人才往往能得重用,经学与仕宦从此结合起来,开启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西汉的丞相,按籍贯或出生地计算,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属山东。
硬币的另一面,是东方朔、左思、祢衡、诸葛亮,建安七子中的四子:王粲、徐干、刘桢、孔融……和鲁地的学人达官不一样,这些文人与谋士们,发扬的是放诞多智的齐风。
到了隋唐,出“响马”,响马翻身就是开国元勋,草莽招了安就是国之栋梁。瓦岗寨中一炉香,凌烟阁上功臣图:程咬金,徐敬业、罗士信,单雄信、秦叔宝……我们儿时津津乐道的隋唐英雄,好多都是山东人。
经过五代乱世,到了宋代,不仅照例出文人、学者,也出好汉:“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附带着还有西门庆,潘金莲二位大名人——武松刚直尚武,西门庆官商结合,潘金莲风流绝色,有糟粕有精华,身上各自打着地域文化的不同烙印。武松上了水泊梁山,好汉聚义,便要受招安,走曲线救国的道路……小说家言都有现实基础,这片土地上的人,无论文武贵贱,心中都有强烈的家国执念与参政热情。
时间到了北宋,李清照生活的时代。
李清照是京东路齐州人。
齐州古属齐国,齐州是京东路一带的文化中心。齐州就是济南,李清照的家乡。
“齐故为文学之国,然亦以朋比夸诈见于习俗。今其地富饶而介于河岱之间,故又多狱讼,而豪猾群党亦往往喜相攻剽贼杀,于时号难治。”
以上是文学家曾巩在齐州当地方官时的感受(注12),他说:齐州自古是文学之国,然而热爱文学并不意味着就是谦谦君子,这里的人,文好讼,鼓唇摇舌打官司,武好斗,闲时斗殴,忙时打家劫舍,真的很难管理啊!
以齐州人范讽为首,出了个叫“东州逸党”的诗派。东州逸党的诗歌特色有三点:曰豪,曰狂,曰逸。这帮人日常的作风是:“豪放剧饮,不循礼法”,聚众狂饮,喝醉了就拼命写诗,说胡话,抨击时政,指点江山,视礼法为无物,对青年人的思想健康坏影响很大。(注13)
东州逸党的党众还有石延年、刘潜、贾同、李冠,李芝、杜默,张方平等人。在朝和在野的,互相呼应,一人文坛掐架,众人纷起助拳,凶猛得很,所以这个诗疯子小集团,慢慢的就很让正统文坛讨厌了。
颜回的四十六代孙颜太初写了一首名叫《东州逸党》的诗,把他们臭骂了一顿。
说这班人放浪形骸,不知尊卑,无视纲常,呼朋结党,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不能再放任了,必须统统抓起来,最好砍一两个脑壳,才能保证我大宋长治久安。
“东州逸党”就是颜太初给该团伙起的名字,本意批判,结果竟成了这个诗歌流派在文学史上的正式名称。
该诗歌流派中,有一位叫杜默的,擅写古风歌行。学者石介是他的老师,老师欣赏学生,说:放眼我大宋文坛,石延年是诗豪,欧阳修是文豪,杜默是歌豪,是为三豪也!杜默就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诗豪集》。欧阳修也很谦虚地表示,能够与杜默相提并论,真是光荣。结果有一天,苏轼就来拆台了,说道:
“我听闻杜默的盛名,找来作品一看,都是什么“学海波中老龙,圣人门前大虫”之类……呵呵,呵呵。依我看,他的诗中豪气,正是京东路上的老学究,喝多了私酿酒,饱餐了疯牛肉之后的一通胡嚎乱叫吧!”(注14)
不愧宋代“毒舌”第一人,苏大胡子这话太刻薄。不过论起东州逸党的文学成就,在宋代也确实不算高。豪、狂、逸之余,或失之于粗率。成员们因为纵酒任性,蔑视礼法,仕途上也往往不如意,比如杜默就终生潦倒,直到晚年才弄了一小小官职。
杜默同时还是“泰山学派”的成员。
跟一群酒疯子的东州逸党不同,泰山学派是个很正经很严肃很高端的儒学团体。
杜默的老师石介,就是泰山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石介是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市)人。仁宗天圣八年进士,为人极是刚直,指切时政,无所讳忌,所以包括好脾气的仁宗皇帝在内,大家都不喜欢他那张嘴。所以仕途坎坷,死后还被政敌诬陷,说他是诈死,其实是想里通外国谋反,幸亏亲友弟子数百人联名以项上人头作保,才没被朝廷把棺材挖出来验尸。
与世多违的石介,却是儒家道统的最坚定捍卫者。他声称:尧、舜、禹、文、武、周、孔之道,才是“三才九畴五常之道”——除此之外,人世间别无正道。
泰山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是孙复。孙复是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四次科举不第,隐居泰山讲学,天下学人士子翕然师之,世称泰山先生,学派由此得名。
“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当时《春秋》之学为之一盛,至今数十年传为美事。”(注15)
孙复师从于一代名臣范仲淹。他的儒学研究,不再走汉唐学者章句训诂的老路,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内容本身,着重于阐发经书中的义理内涵,以求经世致用。他这种解读经典的方式,别开生面,带动了大宋学术界的新潮,也特别吸引年青人。
重要的是,将“经世致用”的重要性放在博学与文采之上,也正是北宋科举取士的变革方向。所以孙复等人的学术思想,根本上是和王朝的政治气候相洽的。
“虽未能深于圣经,然观其推言治道,凛凛然可畏,终得圣人意思。”(注16) 道学家朱熹曾这样评判孙复的学术。以孙复、石介为代表的泰山学派,当仁不让,自信传承着的正是古代“圣人”们的意思一一“吾学尧、舜、禹、汤、文、武、孔子、孟轲、荀卿、杨雄、王通、韩愈”(注17 ),是儒家道统的在世传人。
他们反对隋唐以来的词赋取士,认为读书人首要任务是遵循“仁义礼乐”,做儒家伦理的忠实卫士。
他们讨厌佛教与道教的“虚妄”和“无君无父,无君臣之礼”,强调皇权神圣,上下尊卑等级不可触犯。
群儒奋起,扫旧出新,开两宋理学先河,泰山学派门下弟子,很多都成了当世的著名学者与未来的朝廷重臣,具有巨大的社会号召力与政治影响力。
和蔑视礼的“东州逸党”们相比,泰山学派实在是太正统、太主流,太政治正确了。奇妙的是,二者的成员却互相重叠,来往密切。看似水火不容,却彼此交融,共鸣为齐鲁大地上的文化脉动。
李清照就是在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出生的。追前贤风骨文采,集天地灵秀之气,得齐风鲁雨之长而摒弃其短——
她学养深厚,诗文浑朴、雄奇,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铿锵诗句,是典型士大夫的风骨。她写《词论》指点江山,在男性统治的世界里,以才华争锋,又分明是奇才异士的恣肆。她端庄自持,进退有据,是礼教培养出来的淑女,她聪明好胜,喜饮酒,擅赌博,又有着齐女的风流余韵。
不是古板的道统传人,亦非狂放的诗疯子,而是让两种文化气质在灵魂中达到调和与统一,最终绽放成这片土地上最完美的一朵文学之花。
注1:熙宁七年,京东路拆分为京东东路,京东西路,济南府属京东东路,元佑元年,东西二路合并为京东路。
注2:与河北省接壤沿线小部分地区除外),
注3:见《淮南子•齐俗训》
注4:《战国策·齐策》
注5:《管子·水地三十九》
注6、《国语·鲁语下》
注7:《史记·项羽本纪》
注8:汉朝学者应劭编著的《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
注9:《诗经·齐风·东方之日》
注10:《诗经·卫风·硕人》)
注11:《史记·孔子世家》
注12:《齐州杂诗序》
注13:《宋史·文苑传四》:“山东人范讽、石延年(曼卿)、刘潜之徒,喜豪放剧剧,不循礼法,后生多慕之。”
注14:巜苏轼文集》评杜默诗)
注15:程颐《二程集》《回礼部取问状》
注16:《朱子语类》卷八十三
注17:孙复《信道堂记》
注18:宋 王灼《碧鸡漫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