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典文学家族里,

  • 月亮算得上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

  • 千万年来月亮的阴晴圆缺亘古如斯,

  • 人类的悲欢离合旷世沉吟,

  • 诗人的思想心境与之默契交融,钟情陶醉。

  • 不管是胸怀天下、周游列国的孔圣人,

  • 风流潇洒的李太白,

  • 豁达豪放的苏东坡,

  • 清丽温婉的李易安,

  • 抑或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的柳泉居士、

  •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 在他们的诗歌里,都离不了月亮,

  • 而他们的人生脚步中,

  • 也都绕不过齐鲁大地。

  • 在这个花好月圆之际,

  • 小编将持续为您推出关于古人与月亮的故事,

  • 就让我们一起漫游在月光下的古人诗意中吧……

  • 569684dca58a4a4a8ed74ae726e797ae.jpeg

  • 李清照是谁?

  • 宋代著名女词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文艺女青年,没有之一。

  • 在我泱泱大中华,自古从来不缺美女,越国西施、西汉王昭君、东汉貂蝉、唐代杨贵妃,前半部中国史,就能凑出个“四大美女”,但若想依样凑出个“四大才女”,却不那么容易,因为中国文坛上能和李清照并肩的巾帼,几乎没有。

  • 她是名门之后,典型的大家闺秀。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辞藻风流,京城命官,声名显赫。生母是宋朝名相王珪的女儿,继母是北宋著名诗人王拱辰的孙女。但不同于一般大家闺秀的是,她又有着山东女子的豪爽与气度,热爱交游,嗜好赌博,喜欢玩乐,并且常常醉得一塌糊涂。

  • 她含着金钥匙出生,也经历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十八岁之前,她是被宠爱的公主,遇上了志投意和的王子赵明诚,也有过神仙眷侣般的生活,但后半生却颠沛流离,目睹两宋更迭,深陷南北周折,历经两段婚姻,半生幸福半生漂泊。

  • 也难怪一提李清照,总有人想起她的那首“凄凄惨惨戚戚”,若论“闲愁”,怕是没人比得上这位婉约派的大师了

  • 27a2a353e7f54159a834bc7b288522ff.jpeg

  • 生于济南、无拘无束的“留守儿童”

  • 李清照还在襁褓之中,母亲便亡故。此时恰好父亲李格非被调为京官,他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没有宅第,便将尚在哺乳中的女儿留在了山东济南,章丘明水老宅。

  • 留守儿童李清照是不幸的,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老家有她声名很高、致仕还乡的祖父,和善可亲的伯父,知书达理的伯母及堂兄李迥,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李清照沐浴着亲人的关爱,生活得无拘无束。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度过的。10 多岁时,她就随家人四处游玩,饱览家乡名胜。齐鲁的壮丽山川,为李清照创作那种格调豪迈多姿的作品提供了最初的素材。

  • 平时,她除了和表姐、堂妹一起写字作画、吟诗填词外,最爱到漱玉泉、大明湖边游玩。别看她年龄不大,却很有主见,是姐妹们的主心骨。有一年夏天,气候非常炎热。下午完成了母亲布置的功课,姐妹们就开始商量去哪儿玩。表姐说去荡秋千,堂妹说去捉迷藏,李清照想了想,提笔在纸上写了“划船游湖”四个字。

  • 姐妹们拉着手又蹦又跳地跑到了大明湖畔,登上了停靠在湖边的游船,奋力向湖心划去。那里有连片的荷花,李清照她们坐在船上,一边嗅着花香,一边随微风飘荡,深深陶醉其中,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 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暗淡了下来,她们兴致尽了,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是环顾四周,水面茫茫,回家的路找不着了。大家焦急起来,丫鬟们急急忙忙划动双桨,结果因为心慌意乱,左冲右突,小船儿竟闯进了荷花丛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鸟吓得大声惊叫起来,一齐“扑愣愣”地飞向夜空。

  • 后来,李清照回忆起这次愉快的经历,还专门写了一首《如梦令》小词,记下了这次游湖趣事:

  • 常记溪亭日,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看吧,大明湖畔不仅有貌美如花的夏雨荷,还有文采飞扬的李清照。

  • 这是她唯一一首嵌进家乡景物名字的词作。“溪亭泉”位于珍珠泉东,曾跻身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现为济南新七十二名泉之一。据记载,古时的溪亭泉紧依濯缨湖,北接大明湖,水面广阔可通舟楫,即使到了明代,这一带水势依然旺盛。

  • 趵突泉公园内,有一眼漱玉泉,漱玉泉边有座李清照纪念堂,内有她的汉白玉塑像,及一些纪念物。除了济南城里纪念堂所在的趵突泉群,章丘明水李清照故居边的百脉泉群也大可一观。梅花泉在故居的后面,算是整个园子的跋。五个排列很像梅花花瓣的泉眼,从泉底无声地升起,泉清,树多,鱼欢实。

  • 紧挨在百脉泉后面的清照堂红廊高阁,是个三进的小院,布局合理,紧凑,很有家庭的味道,我们没有理由不觉得,这就是清照的家,北宋后期、她脸颊上还没消尽“婴儿肥”时的家。

  • 1586bdbd571748e29abc900f0c8b73c5.jpeg

  • 豪气千云、喝酒赌博的“女汉子”

  • 无拘无束的生活,造就了李清照无拘无束的个性,所以喝酒赌博,这些女汉子常做的事情,李清照一样不落。

  • 李清照对赌博的迷恋,可称痴迷。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她赌博技艺精湛,居然到了不论赌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女赌王”。

  • 李清照打牌挑剔得很。有的她嫌庸俗,妨碍了她风雅的文艺气质;有的她嫌太凭运气,体现不出她通慧的聪明才智;有的她嫌太难,曲高和寡,赌友难交;有的她嫌简单,浪费时间,毫无兴趣。总之,在众多的赌博游戏中,李清照最喜欢的就是命辞打马。而打马,就是后来的麻将。

  • 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赌博,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在《打马图经》中,她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李清照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 除了写词,赌博,李清照还爱喝酒。我们今天可以读到的李清照的词作有49 首,其中写喝酒的,就有26 首。李白都没达到这个比例。

  • 但是,论赌博李清照是常胜将军,喝酒却不行,她是每喝必醉。

  • 她不但好酒,而且还好喝烈酒!李清照写过一句词:“险韵诗成,扶头酒醒”。这句词也明显地有自我吹捧的嫌疑:一方面吹嘘自己有才气,敢作“险韵”的诗,也就是专门找一些不经常用的生僻字来押韵写诗;一方面还吹嘘自己有酒胆,敢喝烈酒。“扶头酒”并不是一种酒的名字,像今天的五粮液酒、茅台酒一样,而是指酒性很烈,让人容易喝醉的酒。李清照自己酒量不咋的,还非要逞能喝烈性酒,这一喝,就常常不省人事,睡一宿还醒不了酒。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就是说,昨天刮了一晚上的狂风,下了一晚上的暴雨,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晚,一觉醒来,昨天喝的酒还没醒呢。

  • 李清照不但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而且喝酒还有一大嗜好——爱喝“花酒”!别误会,这里说的“花酒”,要按字面本来的意思理解——赏花喝酒。李清照写花的词有40 多首,当然就少不了“花酒”了:“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菊花开了?喝酒!“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梅花开了?喝酒!“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茶花开了?喝酒!……一年四季都有花开花落,一年四季都泡在酒缸里了!

  • 869b56aa2ee24fff9b3699f92f393c11.jpeg

  • 敢爱敢恨、撒娇卖萌的“闷骚”高手

  • 十八岁那年,李清照嫁给了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太学生赵明诚。

  • 赵明诚是位翩翩公子,读书极博,酷好书画,尤其擅长金石鉴赏。他的父亲官至宰相,也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二人门当户对,意趣相投,时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金石书画,有着说不尽的喜悦。

  •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教郎比比看。”这妩媚娇憨的姿态是婚后的幸福,透出李清照内心的甜蜜。

  • 结婚时,赵明诚21 岁,在太学读书,尚无俸禄。夫妇二人节衣缩食,经常典当质衣,到大相国寺搜罗金石书画。当时,大相国寺是京城最为繁华和热闹的所在,寺内可容万人贸易,有专门出售书籍、字画和古玩的地方。一旦发现难得的古籍文物却囊中羞涩,赵明诚会毫不犹豫地脱下衣服作抵押。回到家中,夫妻二人灯前对坐,说说笑笑,摩挲展观,无限浪漫与温馨。

  • 闲暇之时,他们赏花赋诗,倾心而谈,有时还会玩上些智力游戏。他们斟上香茶,随意说出某个典故,猜它出自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者饮茶,不中者不得饮。每次比赛,李清照总是赢。当赵明诚抽书查证时,李清照已满怀自信地举杯在手,开怀大笑,直笑得茶水溅出了怀子。

  • 赵明诚的老家在诸城,姥姥家是青州。公元1107 年,明城之父赵挺之从宰相位子上被下岗,含恨而死,原先宰相府大厦倾覆,李清照夫妇归回到故园青州。

  • 在青州的二十年,是李清照一生最为平和稳定静好的时光,是真正灵魂赖以栖息,能把酒、能宿醉、能做梦的时期。这二十年,李清照一半做了欣欣少妇,一半做了郁郁怨妇。欣欣是因为能跟相爱的人坐堂烹茶、指书言事,郁郁是因为后来赵明诚重新启用,赴莱州,守淄川,先有两地分居之苦,再有丈夫另觅新欢之痛,落寞和哀怨由此而来。后代有好事者研究,赵李二人无后嗣,影响了感情。青州人说,娶妻嫁人,男不大三,女不大四,赵明诚偏偏就大清照三岁。

  • 无论后人怎样猜测,他们的感情都是毋庸置疑的。赵明诚偶尔出京远游,两地分居,李清照倍觉思念与伤感。

  • 以李清照的性情,怎耐得孤寂的日子,于是她给老公写信。李清照当然不会简单粗暴地说“我想你”“我空虚寂寞冷”,她这样说: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她一遍又一遍地说自己瘦了,不是因为悲秋,却要比凋谢的黄菊还要瘦,离别之情,相思之苦,借秋风黄花表现得深挚动人。赵明诚读后叹赏不已,发誓要写一首词超过妻子。他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三昼夜,填词50 首,把这首词混杂其中,请朋友品评。朋友反复吟咏,说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真的,要说闷骚,没人比得上李清照。

  • e93ab790d98d402d8a4457f4327ce0d2.jpeg

  • 闲居青州、夫唱妇随的幸福小女人

  • 在青州,李清照和赵明诚隐居乡野,同甘共苦,其乐融融。体味了人生诸味的李清照,对平淡的生活安之若素,她根据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之意,将住所取名“归来堂”,又据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诗句,为自己的居室取名为“易安室”,并由此自号“易安居士”。即使南渡后远离易安室,她仍以易安居士自称,可见她对青州乡里的钟情与眷念。

  • 在青州的十几年间,李清照得到了作为一个女人和才女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爱人的陪伴、兴趣的满足,以及自我才华的充分展现。在此她写出了她一生中最美的词,如《醉花荫》、《一剪梅》和《凤凰台上忆吹萧》,并撰写了文学理论著作《词论》,对同时代的词人们做了大胆评介,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见解。

  • 李清照夫妻志趣相同,爱好收集、整理金石书画。闲居青州,两人一起校勘书籍,一起品评书画,一起整集签题。两人还喜欢打赌,赌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猜中的先喝茶,赢的人会乐得人仰茶翻。清代纳兰容若有词曰:“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直道是寻常”,指的便是这个典故。李清照夫妇还共同完成了《金石录》,对两人二十多年的金石收集研究成果做了一个阶段性总结。此书丰富完善了新型的金石学,为后人全面系统地从事金石收藏和考古研究工作开拓了新的途径。

  • 今在青州城西阳溪水畔,有顺河楼。楼临水而筑,青砖黑瓦,亮窗出厦,古香幽幽。传说李清照夫妇当年常抚琴于楼上,垂钓于溪畔。“顺河楼”楼前曲径通幽,尽头处乃李清照纪念馆。馆与范公亭隔湖相望,系青州人民为表达对这位才女的仰慕之情而建。由内外院组成,内院为四合院落,院中古木苍苍,亭阁掩映,鸟鸣啁啾,芭蕉、菊花、荷花争奇斗艳,诗意盎然,是难得的静谧、清幽之所。

  • 东厢为李清照卧室,牙床蕈席,竹帘丝帏,明窗净几下,古书数卷,或开或合,笔墨纸砚俱陈,似主人乍去还来。北有“归来堂”,内置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抚琴咏唱的塑像,堂前廊柱联曰:

  • 红雨飞愁千秋绝唱销魂句,

  • 黄花比瘦一卷高歌漱玉词。

  • 归来堂外,游廊连接,廊内四周墙壁,碑嵌词刻,极尽婉约、文雅之风。李清照曾有诗云:“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她对青州这份深情,有目共睹。

  • 当然,也正是因为李清照的驻足,青州这方山水才平添了许多灵性,有着说不尽的韵味

2528e850e9b746f18a144e7ee5454645.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