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李清照早年和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所作。据记载,张耒《读中兴颂碑》诗歌流传开来以后,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广泛,黄庭坚、潘大临等诗人都有和作,李清照亦和作二首。这两首和诗一说作于作者十七岁前后,一说作于作者十九岁蔡京用事时。 [2]  [3] 

作品鉴赏

在这两首诗中,李清照从大处落墨,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即以唐明皇为首的统治阶级耽于淫佚,任用奸佞。唐玄宗登基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唐朝仍处于“盛世”之中。然而当他骄奢淫逸,竭民力以快己欲时,其诸般功业也就一扫而空了(“五十年功如电扫”)。李清照在第一首诗中总结了这一历史的教训,同时指出,这一历史的教训,今天的人们应该很好的记取(“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汘青今具在”)又,第二首诗中,李清照着重写了奸雄误国的危险。诗人指出,《大唐中兴颂》碑虽然歌颂了郭子仪、李光弼等兴国功臣,但元结对历史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不全面的,他“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奸雄的危害之大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奸人心丑深如崖”),当年唐明皇,因战乱流亡西蜀,最后还能返回故都,可是被权奸人物所作弄,就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了(“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李清照这两首诗的政治批判锋芒十分尖锐,诗中不仅将腐化昏聩的唐明皇和诸般谄媚误国的佞臣一同作了鞭挞,总结历史的教训,而且影射了北宋末年腐败的朝政——君主荒淫无能,臣僚尔虞我诈。在外患日重的年代,李清照不能不深为如此败的朝政感到不安。她忧心忡忡,只有用借古讽今的方式来对当权者予以劝诚。从其深沉的忧国之思中,人们不难看到李清照那赤诚的爱国之心。所以说,这两首咏史诗,也是两首爱国之歌。 [3]  [4] 

名家评论

南宋·周辉:语溪《中兴颂碑》,自唐至今,题咏实繁。零陵近虽刊行,止荟萃已入石者,曾未暇广搜而博访也。赵明诚待制妻易安李夫人尝和张文潜长篇二。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清波杂志》卷八)

明·陈宏绪:李易安诗余,除炙千秋,当在《金奎》、《兰畹》之上。古文如《金石录后序自是大家举止,绝不作闺阁妮妮语。《打马图序》亦复磊落不凡。独其诗歌无传。仅见《和张文潜语溪中兴碑》二篇……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窝,已知为驼峰、麟脯矣。(《寒夜录》卷下)

清·王士禛:宋闺秀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吾郡人,词家大宗。其集名《漱玉》,而诗不概见。兄西樵昔撰《然脂集》,采最博,止得其诗二句云“少陵世是可怜人,更待明年试春草。”此外了不可得。陈士业《寒夜录》乃载其《和张文潜浯溪碑》歌诗二篇,未言出于何书。予撰《浯溪考》》,因录入之。……二诗未为佳作,然出妇人手亦不易,知易安之逸篇乎?故著之。(《香祖笔记》卷五))

现代·王璠:诗中斥责明皇误国,招致离乱,抒发诗人怨烦,忧心如焚。托古讽今,寄意深远。简直与《离骚》的作者屈原同一胸襟。姑且撇开诗中的寄托与思想,就艺术表现方面说,这二诗与白居易的新乐府、秦中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尽善尽美的好诗。王士禛《香祖笔记》说“二诗未为佳作气”那是十分冤屈的。(《李清照研究丛稿·李清照的诗》) [1]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并能作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5] 

张文潜《诗中兴颂碑》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于山,万里君王蜀中老。

金戈铁马从西来,郭公凛凛英雄才。举旗为风偃不雨,洒扫九庙无尘埃。

元功高名谁与纪,风雅不继骚人死。水部胸中星斗文,太师笔下蛟龙字。

天遣二子传将来,高山十丈磨苍崖。谁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见昏眸开。

百年废兴增叹慨,当进数子今安在。君不见荒凉浯水弃不收,时有游人打碑卖。

???.jpg

张耒字文潜画像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

宋神宗熙宁年间,考中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年,以直龙阁学士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成为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政和四年(1114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参考资料

1.  柯宝成.李清照全集汇校汇编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143-147

2.  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成都:巴蜀书社,2017:91-97

3.  颜贺华.论李清照在诗国中的三种角色.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2)

4.  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188-195

5.  夏征农 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533

相关链接:颜真卿书法《大唐中兴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