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才女之累:预告》 

  • 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本周我们将一起共读美国汉学家艾朗诺的作品——《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 151462012_2_20190107065004162.jpg

  • 说起才女,大家可能会想到民国那一群性格各异、才华横溢的女子们:萧红、林徽因、张爱玲、张小娴......到了现代, 成为一个“才女”依旧是许多女性追求的人生目标。

  • 在长期以来的男权社会里,女性大多“主内”,扮演着家庭主妇的角色,唯一的任务就是取悦男性,因此其社会地位大多低于男性,甚至被认定为男性的附属品,譬如很多西方国家的女性一旦嫁人,就要随夫家姓。

  • 一直到今天,这种歧视仍然存在。很多人会认为女性根本不需要读太多书,也不需要努力工作,只要将来嫁个好老公,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就很好啦。

  • 在电影《真相至上》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个女记者因为报导政府不光彩行为被抓入监狱,律师劝她为了自己的家庭着想,放弃无谓的原则,说出线人名字。

  • 女记者拒绝了,她说:“一个男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原则,离开家人进了监狱,然后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节日。一个男人,离开了自己的孩子,参加一场战争,然后人们为他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 现在一个女人做出了同样的事情,但她就被当成是个怪物。如果我们屈服了,这件事会被怎么说?‘不要相信那些当妈妈的记者,因为她们迟早会崩溃投降的’?既然我们选择了报道真相,就要坚持到底。”

  • 一个女性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这似乎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可当女性这么做的时候,男性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因为他们掌握着家里的经济支柱,甚至会认为——女性什么也没做。

  • 而当一个女性被称赞为“才女”时,也就证明着她在某一个领域获得了很高的成就,甚至是不输于男性的,所以一句“才女”的肯定就相当于男性群体承认并接受:女性也能和男性平起平坐。这份认同感有多重要?受过伤的人都知道。

  • 但在九个世纪以前,就有一位女性试图在男性所主导的文人圈中闯出一番天地,她就是李清照。虽然她屡屡受挫,频遭质疑,但仍以出色的才华证明了自己,其声名一直延续至今,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无论是否名副其实,李清照在中国的地位是其他的女作家难以匹敌的。

  • 这就存在一个问题:作为女性的李清照是如何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环境中被承认和接受的呢?

  •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一位女性的文学作品都很难获得如此广泛地传播,更不用说李清照生活的宋朝。但就是这样一位才女,我们对于她的普遍印象仍然是“赵明诚之妻”,大部分诗词的主题都是思念远方的丈夫或者是对亡夫的留恋。

  • 从这一点来看,李清照是一位格局很小的女性,又如何担当得起伟大之名呢?

  • image.png

  • 这样的矛盾性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好奇,海外汉学家艾朗诺就是其中一个。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宋代文人,曾经出版过有关欧阳修、苏轼、李清照等宋代文学名家的专著。白先勇曾对艾朗诺赞赏有加,称其“对中国语文、中国文化特别敏感”。

  • 在《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中,他经过严密的分析和论证,阐述了从宋代到现代大众逐渐接受李清照的过程。

  • 作者在书中指出,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偌大的例外,传统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地接受这个例外的。要将这样一位女性纳入文人圈,就必须对她的形象加以改变,使之符合正统文化的价值观。

  • 这就造成一个后果:几乎所有关于李清照的言论都是经过精心阐释过的产物,不管是她的著作易安词还是她的生平。

  • 想要认识真正的李清照,就需要深入历史去了解李清照的形象改变到底投合了哪种需要,又是如何被不断改写与重塑的。而从李清照的性别来看,这本书也可以算作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史。

  • 诚然,李清照离我们很遥远,深入研究其传播过程看似意义不大。但在朱程理学盛行的时代背景下,李清照就有勇气只身一人闯入以男性为主导的文学圈,并且在没有任何女性团体的支持下,就获得了一定的话语权。

  • 由于诸多原因,女性在现代社会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阻碍,因此很多女性会选择放弃生活更多的可能性。而李清照接受史也许能唤醒更多的女性扩宽想象的边界,实现人世的志趣,哪怕是一点点也好,期待更多的女性加入到我们的共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