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在盛世长安吟风弄月的诗人,那些在江南梦乡浅唱低吟的词者,他们是被时代糖衣包裹的“文学投机者”——虽然他们沐浴在唐风宋雨的世界里,但世界之外却是农耕社会的男耕女织,他们本该扛起锄头去挥霍汗水与青春,不过诗词人换了一种方式去挥霍:将锄头换成了毛笔,把五谷丰登种成了满纸烟霞。

  • 和男耕女织如出一辙,男人既是田间劳作的主力军,又是文学创作的中流砥柱,这样说对女性很不公平但很抱歉,纵观唐宋数千名文学创作者,女子寥寥无几。所以说,旷古奇才李清照的出现,足以光耀千古。

  • e1fe9925bc315c601a58241ea1a50c174854770e.jpeg

  • 李清照虽为女流,干的却全是男人干的事儿。诗酒趁年华,她和大多数无酒不欢的诗人相似,一旦得闲就要饮上几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又是一个喜爱游山玩水的人,偶尔还会迷失在风光里:“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当然,她也有人生失意的苦恼,也会悲伤得无法自已:“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 但是除了这些,李清照还有男人所不具备的东西,那就是作为一个女人的天性。凭着女性与生俱来的细腻,李清照写下了不少经典,但其中最能体现她的天性的宋词,当属这一首史上最难超越之作。

  • 《点绛唇》宋·李清照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bba1cd11728b471042411132efda04f9fd0323ff.jpeg

  •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早年作品,虽无后期字句的严肃与真切,但字里行间却满是人间美好。开篇李清照从少女刚刚荡完秋千开始写起,而不提荡秋千时的欢愉,但读者却完全能感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神态:“慵整”二字用得极妙,一来点明了少女荡了很久的秋千导致手有些麻,这说明她很喜欢这项活动;二来道出了少女的娇憨,可爱又不失活泼。

  • “露浓花瘦”表明这是在清晨,“薄汗轻衣”则给少女增添了一层仙气,始终穿着清透的罗衣,即使出汗也是薄薄的。整个上片都在描述主人公荡罢秋千的形态,紧接着下片把镜头一转,开始描述少女那惹人怜爱的心态。

  • cdbf6c81800a19d85dee66391eee458fa61e4632.jpeg

  • 有客人进门,少女顿时陷入羞涩,她急忙想要回屋,乃至脚上的鞋子都掉了、头上的金钗都溜下来。就在快要进屋之前,她又像小孩子一样扭头偷偷窥望客人,而这时李清照又将目光一转,为全词造出了一个千古难拟的高潮:“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回首的目的是偷看客人,但她却又怕被客人发现,而面前恰好有一支青梅,所以她就假装闻嗅青梅以做偷瞄的掩饰!这是何等的天真,这是何等的可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位栩栩如生的娇羞少女,她那倚门回首的身姿,在脑海中长久挥之不去。

  • 908fa0ec08fa513d7308b05f117992ffb3fbd9ae.jpeg

  • 而且通过少女一系列的动作可以发现,来人并非一位普通的客人,他必定是一位翩翩少年,而很有可能是少女心目中的那个少年,这种青涩,这种羞赧,也就只有遇见心上人才能如此吧。李清照分了多个层次,曲折多有变化,将一个少女的慵懒、可爱、惊诧、惶逃、害羞、好奇以及爱恋,完美地一一呈现,刻画出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少女。

  • 这首词可称为千古细腻之作,唯有女人才最懂女人,词中的那个少女很可能就是李清照自我的真实写照,所以说男人无法体会这种心理,也无法写出这样细腻迷人的句子。这就是女人不可模仿的天性,这就是可爱的李清照!

  • 1e30e924b899a901ac8124fc3181cd7f0308f55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