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词之中,泾渭分明地出现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不同风格。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等人为领袖,其中李清照还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婉约派的词宗。可惜的是,李清照的诗词,流传于世的并不多,目前仅有四十多首。
也许是为了满足遗憾,也许是因为李清照太过成功,后世很多文人,不免张冠李戴,将一些作者不可考据的词,也归于李清照的名下。经过仔细鉴别斟酌,有据可靠的易安词其实就四十五首,而存疑的大约十来首,其中就包括这首《行香子天与秋光》: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初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这首词是写重阳时节的秋景,通过写景来烘托作者悲凉的气氛。上阙的意思是: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西风飒飒,草木衰微,看到菊花开放,就知道重阳佳节即将到来。穿上薄衣,初次品尝没有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每一阵秋雨,都带来了一阵清凉。
在上阙之中,词人并没有使用什么夸张的修辞手法,也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只不过使用白描的手法,自然而然让读者感受到秋意的悲凉和内心中的那一份清冷。
如果说上阙的对象是大环境,那在下阙中,作者开始描述周边之景:黄昏的院落,给人以悲凉的感觉。酒醒之后,那些往事历历在目,更让人愁肠似断。怎么能够忍受这一番漫漫长夜,我起身离开,月光洒在空床之上。渐渐地听见了远方的捣衣声,长而尖锐的蟋蟀声,还有那呆板的沙漏声,时间真的是太过漫长了。
这首词可谓是婉约词中的佳作,它既写到了季节的悲凉,又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眼前的熟悉的景物也写得清冷无比。词中直接抒发感情的地方很少,却通过漫漫长夜,明月当空,寒蝉凄切等等烘托了作者的内心感受。词中写静,却以声响来烘托,表达词人此时的无限寂寞。
这首词第一次出现,是在《乐府雅词拾遗》之中。南宋时绍兴十六年时,曾慥辑汇编完成了《乐府雅词》,他将不知作者姓名的一百多首词又编入《拾遗》。这首《行香子天与秋光》便是其一。此后,绝大部分词选之中,都没有给它的作者下定论。
然而,在清朝时李文裿汇编《漱玉词》时,却将它列为李清照的作品。绝大部分学者从史料和已发现的词集来推定,认为这是李文裿的误编。只不过,因为它的词风和李清照的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仍然有少数文人坚持是易安词,甚至只有李清照这样的大家才能写出如此佳作。
和易安词相比,它们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大量使用白描手法、情绪悲凉沉郁,还用了一些叠词反复歌咏。其实,在古代,这种张冠李戴的想象并不少见。但是,这首词的艺术水准不低,即使不用名人光环,单独来看,也是一篇足以传世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