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778538_1_20180920081401114.jpg

  • 我们今天接着来聊李清照,来聊她那首著名的《一剪梅》,词云:

  • 红藕香残玉簟秋。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首词,我以为是易安词创作技巧臻至化境的一个代表作,也是她人生与爱情非常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我们先来逐字逐句玩味一下。

  • 144778538_2_20180920081401957.jpg


  • 上片开篇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实在是妙不可言。“红藕”就是荷花了,“玉簟”呢,则是光滑如玉精美的竹席。“红藕香残”是说,荷花已残,荷香已消。而“玉簟秋”则是说冷滑如玉的竹席,已湿透出深深的秋凉。暑去秋来荷花凋谢,连竹席都变凉了。这样的描写看似随手写来,但在不经意间却饱含了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感。所以就这一句我们比之南唐中主李璟的《浣溪沙》中的名句“菡萏香销翠叶残”,便知李易安的境界实在高出不少。“菡萏香销翠叶残”也是写荷花凋谢,秋天要来了,可是李清照一句“红藕香残”,就把李璟全句的意思都已表达出来,再加上一个“玉簟秋”就是通过竹席生凉,来表达秋的到来。那就是,在客观的描述中已经加入了主观的感受,这样不知不觉间,主客观就融在一起了。所以虽然同样是七个字,但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却远比李璟的“菡萏香销翠叶残”要丰富得多。所以后来的常州词派大家陈廷焯,曾经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是说这一句的精妙,简直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方能道出啊!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已然从客观地描述中,揉入了主观的感受,所以接下来主人翁的出场则显得自然而然。

  • 144778538_3_20180920081402926.jpg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谁“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呢?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引《琅环记》的记载是说,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是送别之作,送别她要外出求学、负笈远游的丈夫赵明诚,那么这样一来,这个“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人,就应该是赵明诚了。其实仔细体味全诗,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琅环记》的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她写的,并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送别场景,而是别后的相思与思念。而且“轻解罗裳”的“裳”,古人上衣为衣,下衣为裳,北宋文人士大夫,男子并不着裳,只有女子才着下衣之裳,也就是裙子。“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一定是在内心理感受到“红藕香残玉簟秋”的那个人,正是升出秋意渐凉、时光飞逝的感慨,百般无奈难以排解的情绪中,她才会“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坐上小船划进河塘,在如水的时光里浸润流淌她如水的思念。所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正是这种思念的体现。仰头远远地凝望,那云卷云舒的天际,谁会将锦书寄来?当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一定会洒满着,曾经倚栏独望,亦曾经相拥而伴的西楼吧。“云中谁寄锦书来”?这当然是李清照心爱的丈夫赵明诚寄锦书而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一句的争议就更大了。有人认为,这是李清照已经离开了乘坐的兰舟,来到西楼之上,从白天已经到夜晚。独倚危楼,思念如月般,当然这样说也无不可,但是下片接下来说“花自飘零水自流”,说明李清照的眼前景还是河塘,还是舟中所见,所以这样岂非矛盾?所以另一种观点认为“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其实是李清照的期望。当爱人锦书寄来的时候,她可以想到他们重新相聚时,相拥西楼之上,月光洒满,爱河永浴。其实我个人觉得,词中这样温润、圆融的情绪,完全不必强解,如果你去写诗、写词,你就会知道,心中一念起雁字便回,心中一念喜便月满西楼。诗词的意象和情绪之间,本身就有着跳跃性的勾连,有时候实在不必非要追究事理性的逻辑。其实我以为这一句最关键的是,赵明诚会寄锦书而来,会知道他那个美丽的妻子对他深深的思念,因为他也同样深深思念着家中的妻子。这种相互的思念其实特别重要,所以才会有接下面李清照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请特别注意这一句,虽然“花自飘零水自流”还就依旧流淌着青春易逝的伤感,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种爱,这种相思,在古人的词作里却是不常见的。古人写思妇之愁,大多如温庭筠所说“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都是思妇对丈夫的思念,这种思念大都是单向的。而李清照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虽然相思让人堪愁,但是她对她和赵明诚之间相互的爱情,却是无比的自信的。事实上这也正是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让人羡慕的地方。后人称李赵之间的爱情叫“金石良缘”,甚至要超过“金玉良缘”。“金石良缘”的“金石”是指赵明诚所擅长的金石学。金石学其实就是考古学的前身,“金”是指的青铜器上的铭文,所以钟鼎铭文又被称为“金文”,而“石”则是碑石上的石刻。当然,广义的金石学不仅包括青铜器,碑石上的铭刻和拓片,还包括竹简,像甲骨、玉器、砖瓦、兵符冥器,很多,这些文物上的文字。金石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就始于北宋,最重要的两位奠基人是欧阳修和赵明诚,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可谓金石学的奠基之作,所以欧赵并称,赵明诚其实是中国的考古学之父。赵明诚既然是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文字学家,所以他对本朝的文字也特别专注,尤其是苏东坡与黄庭坚的文字。据说即使是后来苏东坡、黄庭坚被划为元佑党人,他们的作品甚至被朝廷封禁,但是赵明诚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每遇苏黄文字便大喜,便殊录之。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正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从师承关系上看,虽然李清照特秀独出,但其实也是可以算是苏东坡的徒孙了。所以赵明诚的父亲虽然是新党中人,但赵明诚出于一个伟大学者的本能,和李清照之间在学识上产生强烈的共识,那实在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李清照在嫁给赵明诚之后,受赵明诚的影响,也对金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其实李清照同样也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的奠基人,她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共同完成的《金石录》,其实是中国的金石学,也就是早期考古学的最重要的奠基之作。

  • 144778538_4_20180920081403285.jpg


  • 最好的爱情不仅是两情相悦,还要有共同的志趣和情趣。所以李赵二人那些为人所熟知的幸福生活的片段,幸福的根源其实都源于这种共同的志趣与情趣。比如说赵明诚在太学里就读,偶尔回家,就会带妻子李清照去大相国寺淘古玩。因为赵明诚还在读书,没有生活来源,而两家又向来家教甚严,所以李赵二人并不富裕,他们就典当衣物,去买心爱的古玩和字画。虽然物质生活比较匮乏,但一旦购得心爱的古玩字画,俩人彻夜赏读把玩,快乐无比。李赵二人却因学识超绝无比,所以他们夫妻之间的有些游戏,也高雅有趣无比。比如有时泡得香茶,却要赌谁先喝,于是,这两位最杰出的文献学家、金石学家,便赌赛,看谁记得书中的原句,在第几页第几行。而赵明诚总是不如机智的妻子,李清照总是飞快地答出,便兴奋地抢茶来喝,有时兴奋快乐中茶未入口,倒不小心地泼满一怀,然后夫妻哈哈大笑,真是人间至乐。所以后来纳兰公子在怀念自己的妻子的时候,不无羡慕地用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就是引用的李清照和赵明诚日常相爱的生活片段。所以你看我们在《醉花阴》里说过,受李清照地影响,赵明诚在诗词上发愤创作,虽然终究比不上老婆大人,但是心甘情愿地,被他的才女老婆所影响,所启迪。反过来在赵明诚的影响下,一代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其实也在金石学上成为一代大家。这才是最好的爱情、最好的婚姻。不仅遇到最好的你,还因为你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是一种相爱的自信,正因为这种平等而相互的爱,所以这种相思才会化为两处闲愁吧。像李清照和赵明诚,他们才算得上真正在琴瑟之合。大概在后世,我能想到,比如钱钟书与杨绛先生,才能与之相比吧。可是,再完满的爱情也一定有不如人意处。

  • 144778538_5_20180920081403582.jpg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情是何情,当然是相思之情,但更是纯洁之爱,心心相印之情。越是那种纯洁高尚的爱情,越在现实的风雨中,要面临红尘的种种考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和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分属新旧两党,李格非更是名列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是旧党中蜀党的领袖苏东坡的弟子,而赵挺之呢,则是新党重要的成员。虽然宋徽宗登基之初,平和两党之间的矛盾,就是在这段矛盾平和期,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但后来没多久,新旧两党之间矛盾依旧爆发。李格非被列入元佑党人,遭受被罢官返乡的厄运。李清照为了救父,恳请公公赵挺之施以援手,可赵挺之冷漠以对,李清照愤然手书,“炙手可热心可寒”。不仅没能拯救父亲,李清照作为犯官家属,也不得再居汴京,只得离开丈夫赵明诚,只身返乡。在政治的风浪和命运的坎坷面前,李清照最值得庆幸的是,她的爱情经受住了所有风雨的考验,她深爱的那个和她志趣相投的金石学家赵明诚,没有辜负她的爱,没有因为家世、政治、环境而离开甚至疏远她。赵明诚依然和她“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就是最好的爱情啊,不仅因为你,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因为你,我可以抵挡全世界的风雨。于是在全世界的黑暗里,我是那么地思念你,那思念“无计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以后人屡屡评价,说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是如何超越了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又是如何与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个人认为,像李清照的这首《一剪梅》,完全不用做技巧上的分析,只要了解她和赵明诚的爱情,只要了解他们共同的志趣与心心相印的人生,你就能深刻体悟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背后,他们那唯美、崇高而纯洁的爱情。多么羡慕赵明诚啊,因为他可以遇见李清照。同样李清照其实也是幸福的,因为她终于遇到一个赵明诚。你看那鸿雁在传颂着他们的爱意,你看那时光在流淌着他们的传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44778538_6_201809200814041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