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诗歌史上,唐朝是诗词文化的一大巅峰,其中诞生了不少著名诗人,而到了宋代时,词坛也是群星璀璨,有豁达开朗的苏东坡,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的辛弃疾,这些男子的诗词固然让人叹为观止,但却也无法掩盖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光芒。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jpg

作为宋词的一代大家,李清照的词从不只是婉约所能概括的,她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尽显俏美可爱,还有《点绛唇》中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诠释了含羞娇人之态,而《夏日绝句》中又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巾帼豪情。

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下李清照的另外一面,在年过半百时,她面对南宋朝廷的懦弱之态悲愤不已,一气之下写下了一首《题八咏楼》,这是一首登楼诗,全诗开阔了恢宏的场景和李清照独有的空灵之境,其中7个字更是成了千古名句。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2.jpg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首诗作于公元1134年。当时,金人入侵,北方战乱不断,丈夫赵明诚也早已去世。于是,孤身一人的李清照不得不避难江南,投奔在金华任太守的赵明诚的妹婿李擢。

在此期间,李清照登上金华的八咏楼,极目远眺,有感于国土沦丧,江山易代,一时感慨万千,便写下了这首豪情万丈的千古绝唱。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3.jpg

这首诗与后人熟知的李清照的“文风“完全不同,霸气侧漏,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

首二句“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是说自己今天登上八咏楼极目远望,不由地兴起无限情致,胸襟顿时开阔了许多。然而,此时词人再也无法兴起什么逸兴壮思,更多的都是关于国事的忧愁。词人要把它留给后人。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4.jpg

在首句中,词人只用了“千古风流”四个字就把八咏楼背后所包含的千年沧桑给概括出来了,一开篇就极有气势。

紧接着,词人又借用南北朝沈约的典故表明像八咏楼这样的千古名胜,此时留给后人的不再是什么逸兴壮志,也不是文人的个人忧愁,而是大好河山将要沦丧的家国之愁。

后二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是借用了当时两位不知名诗人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和“壮压西川十四州”的句子来表明浙江金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意思是说:金华河道纵横,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足以影响江南十四州的存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词人并不是普通的闺阁女儿,分明是一位对国事满腔热忱地须眉男子。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5.jpg

可以说,整首诗绝不似李清照同时期的作品,气势恢宏,霸气侧漏,不仅从历史兴衰角度,还从军事战略以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等角度来咏怀古迹,抒发了自己满腔的家国情怀。

在古代,会写词的才女很多,然而像李清照这样巾帼不让须眉的才女却不多!

即使飘零江南,孤苦伶仃,她也从没忘记自己的故国山河。

李清照霸气侧漏的诗作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