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古今罕见的才女,后世评价她文“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其中一首《声声慢》,仅凭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胜过无数诗词的精雕细琢。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首《声声慢》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写出了无尽的凄凉伤感的愁绪,堪称冠绝千古。
但实际上,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在当时并不叫《声声慢》,而叫作《胜胜慢》。这就需要了解《声声慢》这个词牌的前世今生:
声声慢:词牌名,也叫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全篇九十七字,属长调慢词。声声慢最初名为胜胜慢,是北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所创。晁补之《胜胜慢》如下:
《胜胜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北宋·晁补之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支。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在词牌中,慢,是指乐曲较长,节奏较缓慢,文字也较长,唱起来格外悠长婉转,唐人就有"慢处声迟情更多"的说法。晁补之这首《胜胜慢》是为他所喜爱的家妓荣奴离去所作,比其他慢曲更加缠绵悱恻,深含依依不舍之情。
《胜胜慢》的词牌名之所以变为《声声慢》,则源自南宋末年词人蒋捷用这个词牌所作的一首秋声词:
《声声慢·秋声》
南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向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蒋捷用《胜胜慢》的词调作秋声词,词中写出“秋声”、“雨声”、“风声”、“更声”、“铃声”、“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等十种秋季之声,句句有声,声声都有凄凉意。将内心无形之愁寄托在这秋夜入耳之声,堪称绝妙。
蒋捷这首慢词处处用"声"字入韵,因而将《胜胜慢》改成《声声慢》,后人也袭用《声声慢》之名。
《胜胜慢》创于北宋晚期,改名《声声慢》则在南宋末年。李清照作《声声慢》是在南宋初期,因此李清照的《声声慢》本叫《胜胜慢》,只不过后人辑录她的词作时将词牌名改为后来流行的《声声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