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武陵春》:看女豪杰怎样表现悲愁
丁启阵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这一年李清照52岁,当时为躲避战乱,暂居浙江金华。
双溪,据《浙江通志》记载,双溪,在(金华)城南,一曰东港,一曰南港。东港源出东阳县大盆山,南港源出缙云县黄碧山。东港、南港于金华汇流。从这首词我们知道,当时双溪景色不错,是坐船游览的地方。金人入侵,国土大半沦陷。但偏安一隅的人们,仍然需要放松,娱乐。
关于词的风格,学者间有不同的说法。例如: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下片以舟轻借喻愁重,用笔轻妙。
缪钺《灵溪词说·论李清照词》引裴斐文,谓李清照这首词的风格跟李煜的《虞美人》截然不同,具有婉转、轻灵、细柔等特点。
唐圭璋《词学论丛·读李清照词札记》:通首血泪交织,令人不堪卒读。
又《论李清照的后期词》:她那物是人非、触目生愁的叹息之声,却是和《声声慢》一样,也让人深深感到黑暗社会对她的摧残。
对诗词的理解,见仁见智,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意见,本是正常现象。但是,差别如此之大,却也有稍加讨论的必要。
首先,从词的文本内容看,作者意在表现家国变故造成的悲愁感慨,并无批评、揭露社会的意思。自怜有之,愤懑实无。
其次,从词的表现手法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两句虽是心境的直接表露,但词的重心所在,却是下半阙的以婉拒他人泛舟双溪之约的方式,带出无心泛舟的理由,“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个理由,因为使用了巧妙的比喻,而避开了血泪交织的沉重画面。
再次,从李清照这一年的写作情况看,她并非一味沉浸在悲愁、痛苦之中,豪气干云的《题八咏楼》诗(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就作于同一年、同一个春天。
总而言之,我不赞同唐圭璋先生的说法,而倾向于俞平伯、裴斐、缪钺诸先生的观点。
这首词的最大亮点是愁的形象化——准确地说是重量化——表述。
悲愁情绪在诗词中的形象化表述,李清照前后有如下一些著名的例子: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郑文宝《柳枝词》: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石孝友《玉楼春》词: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驼得动。
董解元《西厢记》: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起。
这些愁绪的形象化表述,各有妙处。把愁绪形象化、重量化,并非李清照的首创(郑文宝似乎是率先把愁绪重量化的人)。但是,论衔接的自然妥帖(由泛舟而“蚱蜢舟”而载不动,合情合理)、喻体的具体生动(舟名具体到蚱蜢,形象栩栩如生,别家都是车马驼等泛泛的类概念),李清照的手法明显优于其他诗人,诗句因而具有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