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bed2e738bd4b31c82674b7838f6437a9f2ff844.jpeg

  • 李清照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前半生泛舟歌舞,“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后半生浮萍漂泊,“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这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倘若李清照没有经历如此人间困顿,我们又怎能听闻这般灵魂捣词?

  • 宋廷偏安、国土罹难,这已够在她细腻的心海里掀起巨涛波澜,可偏偏这时候丈夫又无耻做了逃兵,顿时她心中的山河也随着大宋一起崩塌了。

  • 李清照决定各奔东西,她跟随迁移大军一路向南,受尽了坎坷,最终才得以在临安暂时歇脚。公元1150年的元宵佳节,李清照是在异乡异地独自一人度过的,就在这一天她写下了人生最为大俗大雅的一首词。

  • 9825bc315c6034a8d400626574332d510823761e.jpeg

  • 《永遇乐》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这首词被不少文人称一读便“为之涕下”,其伤今追昔的感伤力度决不亚于任何一首李词。此词很有特点,全篇用语极为平易,无复杂的手法或技巧,但却是大俗大雅,甚至于化俗为雅,没有一字说哀但哀情却溢于言表,以此展开了一场大悲大痛。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一首词坛的大手笔之作。

  • 242dd42a2834349b4000b69109ca71cb36d3be42.jpeg

  • 李清照起篇就接连来了三个问句,第一问:人在何处?第二问:春意知几许?第三问:次第岂无风雨?这在同类作品中是很少见的。这三个疑问与“谢他酒朋诗侣”构成了上片的四处转折,即每一个转折的前两句都是写临安之盛,而转折则带有李清照个人强烈的悲伤色彩。

  • 上片12句,每三句为一段,每一段的格式是:两句喜,一句悲。比如,“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是说阳光昼如金、早月映晚霞,这本该是极其壮丽的景象,而李清照却以“人在何处”结尾,点明自己不属于这里,这里的一切喧嚣都仿佛与之绝缘。所以即便是有人驾着“香车宝马”来招呼她同玩,她也是不肯前往。

  • d1a20cf431adcbefbb1ec8ad138f4ad8a3cc9f1d.jpeg

  • 嗜玩如命的李易安居然谢绝了这种邀请,就好比饿了几天的狮子拒绝送到嘴边的美餐一样,要知道以前的她可是“沉醉不知归路”的家伙,有酒必喝、有场必到,可如今她再也没有心情。

  • 两句喜跟一句悲的写作方式有一大好处,那就是能以临安客观的现实的热闹,对比李清照心中主观的思想的凄凉。四处转折最为生动的是第三段,李清照虽然亲眼看见了元宵节是“融和天气”,可她却淡淡一转:难道转眼间就不会骤降风雨吗?

  • 我们自然清楚她所隐喻的是什么,是她跌宕起伏的人生,是那大宋王朝的命运,正如她笔下的元宵佳节一样,说不定突然就大变天,国破家亡,物是人非。

  • 77c6a7efce1b9d16a3d8a2cb4cfed08a8c546426.jpeg

  • 上片中李清照用客观与主观对比,下片中她用旧都汴梁与今都临安对比。

  •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即汴京,“三五”即正月十五元宵节,李清照回忆起往昔,犹记得与闺门女子共耍闲暇游戏的欢快。那时的自己确是万般迷人,“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翠鸟羽帽,金丝雪柳,争济翘楚,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 可如今,如今……“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人已憔悴,也懒得装扮,只好夜间出门,不让人看到此等狼狈模样。最好是连门都不要出,“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500fd9f9d72a6059ce659519e814509e033bba66.jpeg

  • 最后一句看似轻松,却又陡生波澜,这表明李清照一方面希望参与进这场盛世狂欢之中,去享受元宵盛况带来的慰藉,可另一方面她又害怕触景伤情,又想起往日的事情。对此她十分矛盾,只好采取折中之策,即自己不参与,而通过他人的欢愉悄悄地汲取来之不易的快乐。

  • 这首词使用了当时大量的俗语,所以可称之为大俗,但其所呈现出的高雅意境却非寻常雅语可比,而其大悲大痛之处则不用小解明言了。或许正是出于对这方面的考量,《宋词三百首》将其收录为最后一首,成为压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