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生于历城西南之柳絮泉。父李格非,学者兼散文作家。李清照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赵明诚出任莱州、淄州等地太守,对金石学有深入研究。金兵入侵,李清照夫妇南奔,赵明诚在赴湖州太守任途中病故。此后李清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晚年境况极为困苦凄凉。生活的巨变影响着李清照的词的创作,她前期的词多写贵族妇女的生活,题材狭窄,后期国难家难以及流离生活感受成了她创作的主要内容,词的风格也从婉约转为悲慨沉郁。

9213b07eca806538252640c2048e7a41af3482e8.jpeg

  • 李清照

  • 李清照在《词论》中表现的是传统的“别是一家”的观点,但中晚年生活变化促使她的创作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个人的狭小生活天地跳出来,转向广阔的家国命运中去。她善于用清新、浅俗的口语,以白描手法,写细腻的感情变化,刻画出鲜明动人的抒情形象。全词幽咽而急促,哀怨而激越,含蓄委婉,清新自然,是李清照后期词风的代表作。

    562c11dfa9ec8a139b7bf1873a97438aa1ecc08b-2.jpeg

  •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 0b7b02087bf40ad1834256c09ab8c3daa8ecce8e-2.jpeg

  • 全词开头就用十四个迭字,真如珠走玉盘,直将词人心情揭出。这里写主人公抱着百无聊赖的心情,去寻觅自己精神上可以寄托的安慰。但是寻死给她带来了失望,秋天的景色和周围的气氛那么冷落凄清,这使她的心境更加凄然寡欢,惨然不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八个迭字,抒写出作者外在的客观感受到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凄凄惨惨戚戚”三个迭韵、六个双声字又属齿音,读起来给人以凄冷的感觉。“乍暖”二句说此时正忽然回暖,一会又冷的时候,在这时光里触目伤怀,很难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是承上,描写在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里,难耐苦日的心情。

  • 6159252dd42a2834c907b4bb96211bef14cebf7c.jpeg

  • “三杯”二句承“最难将息”作铺叙。凄风苦雨使人难耐,本想借酒取暖,借酒浇愁,但三杯两盏淡酒,又怎敌得过急劲的晚风呢!“雁过也”,三句,说雁儿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亲人已逝,信寄给谁呢,想想只是伤心。再一看,这雁儿原是替她带过书信的“旧时相识”,这更使她难受了。“乍暖还寒”已使人难于排遣苦闷了,更何况“晚来风急”,又加上旧时相识的雁儿正从此处飞过,更使人愁上加愁了。一层一转,一转一深,作者饱经忧患,孤独无依,种种难以言传的哀愁在这层层深转中得到深刻的表达。

  • f11f3a292df5e0fe4bcd9b3891f4e6ad5fdf7248.jpeg

  • 下片开头“满地黄花”三句承“乍暖还寒”作进一层铺叙。这是说满地全是凋落了的黄花,如今还有谁来怜惜它呢?这里用黄花比拟自己,以喻身世憔悴之感。三句三转,说“堆积”,说“憔悴损”,说“有谁堪摘”,一句一转,孤苦飘零之感在急促转折中越写越深。“守着窗儿”示上说自身处境,长坐窗前,面对凄风苦雨的秋日黄昏,一个人怎样来度过这一晚上呢!“梧桐”二句又就眼前抒发,黄昏时分寂寞凄凉的气氛笼罩了一切,梧桐树上落着细雨,点点滴滴象是洒不完的伤心泪,又引起她无限的感慨,郁积在心头的坎坷沦落的忧思,正随着点点滴滴的细雨声在翻腾起伏着。

  • d0c8a786c9177f3ef6c945adbd5be9c29e3d562f.jpeg

  • 满地黄花

  • 结句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收,这一连串的种种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就把它概括得了的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多字里舌齿两声交加重迭,有意使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她自身忧郁惝况的心情,结句以反语语气作收,更见作者忧患之深,感叹之重。


  • 5366d0160924ab18d3d12f4afb6e34c87a890b26.jpeg

  • 全词在自然景物的白描中加上自身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内在情感融合交织,创造了个性鲜明的抒情形象。在此词中,作者的思潮是起伏跌宕的,情绪是抗愤不平的,哀愁满目,声调凄苦,但无一处不是她饱经忧患后的抑郁的倾诉,无一处不是她历尽折磨后的愤德的忧叹。她在词一开首就连用十四个迭字,把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地表现出来,并以之直贯全词。

  • 9358d109b3de9c82ffad1603a115520f1bd84388.jpeg

  • 作者在排遣她的内心苦闷时,很自然的将主观感受和自然界的变化紧密地关联起来。原本想排遣,试图以酒来抵御那乍暖还寒的气候,而“雁过也”更加深了她思念故乡的伤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正是把首句十四个迭字所表现的那种内心苦闷形象化了,“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用迭字,不仅在情绪的表现方面吻合内心的旋律,同时在词的音节方面也加强了抒情效果。最后“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得如此平淡,而平淡中又蕴藏着多么沉重的辛酸和血泪,这平淡的语句又给读者以无限的联想的余地。

  • 63d9f2d3572c11df06ee534dadb3b0d5f703c238.jpeg

  • 作者在抒情中,在抑郁的悲诉中又时时出以抗愤的声情,这就是在全词的紧要处,安排了一系列的反诘句式,如“怎敌他晚来风急”“如今有谁堪瓶”,“独自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等等,这些反语句式皆在全词的关纽处出现,使词的基调在低沉中添加了悲慨的色彩,在忧叹中增加了不平的气氛,在迫促愁苦的絮絮叨叨的叙说中透出起落翻腾,抑郁不平的气息,透出对生活的执着,没有因重压而走上绝望的抗愤气息。

  • f2deb48f8c5494ee711c4e42e06132fb98257ecd.jpeg

  • 夏承焘先生曾指出这首词另一特色是全篇多用齿声字、舌声字。全词九十七字,这两声却多至五十七字,谈来明白如话,铿锵入耳,具有鲜明的声调美、音乐美的艺术特色。这种艺术构思能紧密结合内容,发挥了双声迭字、字声发音的声情效果的作用,使语言既能充分表达内容,而且还增强了艺术美,使全诗产生了感染力极强的艺术效果。

  • b999a9014c086e06ec1985c7cf9ca9f10bd1cb20.jpeg

  • 全词从日常生活琐事入词,以自然的白描手法,以大量的迭字加强感情的渲染,刻画了一个暮年萧索、孤苦无依、抑郁不平的女词人形象,体现出旧社会的动乱时代里某些受压抑的中上层妇女的悲苦命运与思想情绪,从而使这首词获得较为深广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