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唐诗宋词,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李白、杜甫、苏轼之类的男性代表。其实我不否定这些人的诗词水平,他们都是古代有名的大家。其实除了男性同胞,我们女性伙伴也要优秀的词人代表,李清照就是其中一个。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作品就出自李清照之手,我们知道这位才女的一生颇多坎坷,她晚年寓居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适逢元宵佳节,词人触景伤情,作有此词,在月圆人不圆的元宵节,思亲思国之伤,更甚于平时。这首词写景抒情俱为佳妙,成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

  • u=1681486411,3936754038&fm=173&app=49&f=JPEG.jpeg

  •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天边的落日金光璀璨,好像融化的金水一般,暮色之下天边的云彩碧蓝如洗,仿佛巨制的碧玉一样晶莹剔透。起首二句用工整的对仗句写景,遣词匠心,辞采华丽,景致动人。可是面对如此美丽的元夕暮景,词人却陡生一问:而今的我人又置身于何地?这一句宕开笔墨,不言美景,只关心事,暗用反衬手法,哀情与乐景,比肩而立,将异乡人放置于美景如昨的他乡,然而,词人此刻岂能误把他乡作故乡,心中生出的恰恰是一声充满迷惘与痛苦的自我质问。

  • u=3257722696,2422043524&fm=173&app=49&f=JPEG.jpeg

  •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这三句写初春之景,拟初春之音:树树绿柳,浓浓烟霭的熏染下,似乎更显朦胧。不知何处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似乎在哀叹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下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染柳烟浓”似画如诗的意境令人沉醉,只是“柳、留”谐音,柳色愈浓,怕是欲留不能,离意愈重吧。“吹梅笛怨”的哀怨曲调更让人联想到梅花凋零萎谢的画面。

  • u=1937953780,1100856717&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写早梅的凋落,不描梅朵,而是以音传形,写秋音之怨,煞是别致。对“春意、几许”的探问,无须回答,“几许”通常言少,春意不多,盖因春意尚浅,而春意尚浅盖因词人心中无春啊。“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节,最是团圆享乐的好时节,但又怎知这享乐的情景不会因风雨来袭而转瞬即逝呢?

  • u=3096269581,1157431121&fm=173&app=49&f=JPEG.jpeg

  • 这种平地突起的质问,令人生疑:既是乐游佳节,词人因何突生“忧风愁雨”的心理呢?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饱受国难家愁的困扰,此时此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的忧时心理,最能代表词人不敢奢望享受春意的漂沦之伤。“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召唤词人,可是词人却婉言相拒。词人诗名早具,适逢元夕,诗酒盛会怎可少了她?然而历经离乱的词人目下对所谓才名、家世业已漠然,不论酒朋抑或诗侣,纵有知音,她也无意诗酒相和了。三问之后,心下无绪的词人坦言无诗无春,纵是元宵佳节,却在乱世,词人心中唯余乱世伤情。

  • u=2423314733,2464237096&fm=173&app=49&f=JPEG.jpeg

  • 上片从眼前元宵节的情景起笔,情景交融。匠心之处是词人以三个疑问串起上片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下片集中笔墨写昔日中州元夕之日的盛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是北宋都城汴京的代称。司马迁在建议汉武帝修改历法时,元宵节即被列为民间的重大节日,以后历朝历代,重视有加。词人此时身处临安,不由遥思北国中州。遥记当年汴京的元夕佳节,尤其盛大隆重。重视元宵节原是宋人习俗。《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灯山花海,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更何况,词人居汴京时节,闺门之内,多有闲暇时日,纵意乐享,佳节欢度,不知留下了多少难忘的时光。

  • u=3767747271,2678590264&fm=173&app=49&f=JPEG.jpeg

  •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帽子上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线捻成的雪柳,争相打扮得漂亮耀目。这三句写的正是词人当年居京都时,同“闺门”女伴盛装出游的情景。才貌俱佳的词人,在元夕之夜该是如何装饰自己,又是如何令人动容的。“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而如今的自己,形容憔悴,即便首如飞蓬亦无心梳理。昔日中州城中那个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今日临安城里一个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

  • u=3013362155,906706991&fm=173&app=49&f=JPEG.jpeg

  • “风鬟霜鬓”四字源出唐传奇《柳毅传》,形容落难的龙女在风吹雨打之下头发纷披散乱,李清照借以摹写自己年老体衰的形象,刻画有力。同赏灯花的往事不堪回首,最怕是,元夕之夜,灯火依旧辉煌,游人依旧如织,却再也回不到往昔的盛日心情了。此处的“怕”字似乎更有“痛”的隐意,时代离乱投影在词人心灵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日的寂寥,更有一个乱世亡国的沉痛。

  • u=1632532462,2923802052&fm=173&app=49&f=JPEG.jpeg

  •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不如就隔着低垂的帘幕,听一听他人的欢声笑语,聊充作是在过元夕节吧。“不如”二字中透露出词人的强作欢颜,掩饰心底苦楚的无奈。她既怕夜间出游,他人的欢乐倍增自己的落寞,又怕独居闺中,被无边的愁苦淹没,出游与否,均不得安,纠结之余,不得已选择借他人的欢声笑语给自己一点慰藉。只是听人笑语,在昔盛今衰的对比中,徒增孤寂悲凉。这样的结语透着一份旁观幸福的凄凉。

  • u=1545050566,2047813106&fm=173&app=49&f=JPEG.jpeg

  • 李清照这首《永遇乐》口语与书面语并有,炼句精巧,曲调雅致,景驱情动,情感蕴藉,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全词主要运用对比手法,状写南渡前后词人过元宵节的两种情景,表达李清照半世漂沦的身世之叹,故国沦亡的国事之伤。不知道大家在欣赏完之后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 参考资料:唐宋词鉴赏辞典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