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有多大的苦楚?

李白会说“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煜会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陆游会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贺铸会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然而这些对于李清照而言,似乎还有些不够。她以女子瘦弱的肩膀,承受了世间最大的悲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出生在官宦世家,家庭富足,生活优裕,少女时无忧无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溪亭的美景留下了多少少女的欢乐。

父亲李格非藏书颇丰,在良好的家境中她打下很好的文学基础,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家境优渥,书香门第,本身美丽聪慧,知书达理,怎么说都应该预示着她一生的幸福。

事实也确实按照这样的剧本去走的。美丽的年华她嫁给了赵明诚,一位风流倜傥的翩翩公子。郎才女貌,情投意合。更为难得的是两人志同道合,都爱好金石古籍的研究收藏,生活极其幸福。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李清照的话,那就是前期是多么幸福,后期就有多悲苦。

靖康之变后,国家破亡,家乡遭劫,丈夫去世。她孤身一人漂泊南渡,携带的金石古籍散落殆尽,孤苦衰老,贫困交加,晚境十分凄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悲苦中写下了这首哀婉之作。

1677513305076009022.jpg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清晨起床,词人似乎觉得丢失了什么,便满院寻找,自然是寻而无果,因为丢失的正是她过去的种种美好。寻找不到,只觉院子空荡荡的,冷冷清清,了无生气。一种悲伤的感情不自觉的充满了心头,词人连用“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形容内心的凄苦,可见其愁丝之深。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在这乍暖还寒的日子,瘦弱而衰老的身体最难调养,更何况,内心还充满如此浓重的愁苦。

喝上两杯酒暖暖身子吧,可是这酒却淡而无味,怎么能抵抗得了晚上的急风?

这里的“淡酒”,并不是酒淡,而是词人内心的愁苦太浓,感觉酒“淡”了。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正伤心的时候,大雁飞过,它却是我旧日的相识。独自一人,流落异乡,无依无靠,茫茫人海,有谁为伴?他乡再遇的,却是一只故雁,此景此情,更加让人心生哀婉。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又到了秋天,菊花在风霜中,逐渐憔悴,凋落飘零,以致满地黄花。如此景象,谁还会来摘?自己是否也像那飘落的黄花一样即将凋零?人去楼空,花谢客走的孤寂更给人增添愁苦。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在这寒冷的秋风中,在这孤雁的哀鸣中,在这凋残的菊花中,在这浓郁的愁苦中,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窗前,怎么才能挨到天黑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时间于这孤独悲苦中似乎变得极为缓慢。漫长的煎熬,好不容易熬到了黄昏。夜幕降临,终于可以入睡而眠,短暂的忘却这浓重的悲苦,哪怕是短暂的一刻。

可是到了黄昏,却又下起了雨来,细雨点点滴滴,淅淅沥沥,打在院中梧桐的叶子上,也打在诗人满含愁苦的心头上...

独自一人,承受这无边无际的悲苦煎熬,本已让人难以忍受。再加上眼前的急风寒天,孤雁残菊,细雨梧桐,更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无以复加。浓郁到不能再浓郁一分一毫。而这些似乎仍难形容内心的凄苦之情,最后词人又发出一声沉重的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出了词人晚年的凄惨境况。亡国之痛,漂泊之苦,丧夫之悲,孤独之凄,思乡之哀凝聚而成的人世间最大的悲苦时刻折磨着词人。终于那瘦弱的身躯不堪承受,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日子,词人悄然而逝,千古才女就此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