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李清照的易安词,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又称“婉约词宗”。加上李清照工诗善文,于是还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当然,有着众多美称的李清照,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艺术水平很高的词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词《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李清照晚年水平很高的一首词。我们都知道,根据李清照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词的内容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即前期多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写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李清照后期词作中的一首代表。
而最能体现这首词的艺术水平之高,也是这首词最明显的特征之处,便是开篇的7组叠词。也就是至今仍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单从连用7组叠词来看,它在词中,包括诗赋曲中都是绝无仅有。众所周知,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律和谐就十分重要。
显然,这7组叠词凸显了李清照对音律的极深造诣。所以当我们朗读的时候,便会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并且一种莫名的愁绪,会弥漫开来,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仿佛我们听到了一个极其伤心的人,在向我们低声倾诉着,她那沉郁凄婉的哀愁。可谓一字一泪,极富艺术感染力。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的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正如前面所说,它一连用7组叠词,本是就是令人叫绝的一笔。而李清照之所以会有如此沉郁凄婉的哀愁,便是因为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丈夫去世,饱尝独自颠沛流离之苦。种种愁绪凝聚在心头,无法排遣,便促使李清照写下了这首《声声慢·寻寻觅觅》。
紧接着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即本来就因为愁绪无法好好休息,偏偏现在又是乍暖还寒的时节,这让李清照不禁愁上加愁,更是难以入睡。所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这样冷风正劲的夜晚,李清照想要借酒入睡,借酒消愁。但没想到的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恰恰又听到了孤雁的一声悲鸣,还是旧时相识。
这里的“旧时相识”,其意境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相近。言下之意,是说在李清照的眼中,现在看到的大雁,正是曾经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只是如今它成了孤雁,李清照也失去了丈夫。生死两隔,其间蕴含的自然就是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了。上片到此结束,可以说是李清照将自己的哀愁已经表达到了高潮。
但是下片,却更是层层递进,直到将哀愁表达到了极致。“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即院中菊花都已经凋谢,堆积满地,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呢?要知道李清照丈夫在世的时候,两人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但此时的李清照,无疑空有情怀,却无法再想以前一样了。因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自然也就“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接下来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则是从环境的凄冷,来烘托李清照的凄凉处境。即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被无边细雨勾起了浓愁。此情此景,不禁让李清照发出了悲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虽然它简单直白,但是读来更觉韵味十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愁,是无法用言语来说,无法用言语形容呢?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尚且还可以想象得出,李清照的哀愁,却是非笔墨所能形容。相比较而言,李清照的更为耐人咀嚼。词到这里,便戛然而止。但李清照在结束的一个设问,无疑将她的哀愁表现的绵绵不绝,将哀愁表达到了极致。
综观李清照的这首词,正如明代茅映在《词的》卷四中说:“这用十四叠字,后又四叠字,情景婉绝,真是绝唱。后人效颦,便觉不妥。”说的便是仅开篇的7组叠词,就让人叹服。总的来说,这首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千古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