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李清照已经53岁了,此时,丈夫赵明诚已经病故,她孑身一人于离乱之苦中,在连天烽火中漂泊流离。
在这一年里,易安写出了她人生中最后一篇脍炙人口的词章《武陵春·春晚》: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词调《武陵春》,又名《花想容》。
当时正在金华避难的李清照,选取《武陵春》为调名填词,是别具匠心的。
当年她与丈夫客居青州,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避难,所以她曾把赵明诚称为“武陵人”。
再者,“武陵”二字,本来就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熟悉陶渊明诗文的李清照,一碰到“武陵”二字,自然会想到其所含的“避难”之意。
整首词明白如话,浅显易懂:
风儿没有挟来泥土的芳香,因为花朵不再开放。心情黯淡,太阳老高了还不想梳妆。
物是人非,事事都叫人失望;话未开言,已禁不住悲泪流淌。
听说双溪还残存几分春光,也想去暂时排遣,荡舟溪上。只怕蚱蜢舟尖尖小小的船舱,无法把这许多愁意载装。
作为李清照一首写“愁”的名作,虽然写的是个人的情感,形单影只,万念俱灰,但个人的哀愁却以时代的深悲剧痛的为背景,这首词也就从侧面反映了那个动乱的江河日子的时代。
愁情,是人类的一种最普遍的情感,虽然愁情的内涵可能因人而有异,因时而不同,但人生不如意事之八九,极少能花好月圆,即使是月圆花好,但总不免有大大小小的缺陷,因此人生常常与遗憾甚至忧愁相伴而行。
在李清照之前,最著名的写“愁”名句有这么几个:
第一个就是李后主用长江水来比喻“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长江的一个特点是“滚滚无尽”,以此来比喻愁,让人犹如身临其境,仿佛看到那奔腾的长江水一泻千里,他的愁不仅多,而且没有尽头。
第二个就是北宋的秦少游,在《千秋岁》一词中写道:“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这也是千古名句,用大海来比喻愁。
大海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是“浩浩无边”;用“愁如海”,来形容愁之浩浩无边。
还有一个是北宋的贺铸,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道:“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里,他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
“一川烟草”的特色是什么呢?是茂盛;
“满城风絮”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缭乱;
“梅子黄时雨”的特色是什么呢?是“绵绵无绝”。
这是博喻,用三种事物来比喻愁之盛、之乱、之绵绵无绝。
在所有这些写“愁”的名句中,李清照能别出新意,说“愁”有重量。
她这个人很有创造力,不肯重复别人,她创造性地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舴艋舟,即形如蚱蜢的狭长小船。
李清照恐怕这小小的蚱蜢舟载不动自己厚重的愁,这个比喻之奇、之美、之新,充分展示了千古第一才女的想象力。
可能也正是中年丧偶、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才将她的才华激发到如此地步。
如果在街头邂逅了一位绝代佳人,你会因惊艳而铭记在心,在诗文中邂逅了这样的绝代佳句,你难道会无动于衷吗?
于是,后代词人又纷纷学起李清照的这句词,如:
董解元在《西厢记诸宫调》中说,“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
王实甫《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他们确实将“愁”写了出来,由船装而化为马驮车载,但气象神韵却远远不能与李清照相比。
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李清照那么多的苦难,写出来的句子缺少个人体验,也不会让人印象深刻,反倒有东施效颦之嫌。
绍兴八年,宋高宗将“行在”定于杭州,改名临安,表示暂借江南一隅临时偏安一下。
又过了大约二十年,孑然一身的李清照怀着故土难归的失望,在异乡悄然辞世,享年逾七十。
这样的乱世、这样的际遇,还活到了古稀之年,易安的生命力可算顽强。
作者,清风,期待您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