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d4d6df3564273a6a4bf1448005f7c.jpeg

  • 【导语】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点绛唇》(“蹴罢秋千”)很可能就是这一时期中的早期作品。李清照作为婉约派极具影响力的巨擘,易安词的风格毫无疑问多是婉约柔美,李清照用了她一生的精力来书写女性敏感柔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个人的伤春悲秋、离愁别绪,发出了一声声感人心弦的浅吟低唱。但是,李清照的创作却又突破了自己的主张,她的词作不仅描写了小儿女的缠绵情怀,也慷慨激昂地抒发雄心壮志,使我们在柔情软调的掩盖之下,有时也能听到一些慷慨激荡之音,感受到李清照的“倜傥丈夫之气”。下面为大家带来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 ??2019-10-22??3.56.19.png

  • 【点绛唇·蹴罢秋千】

  • 宋代:李清照

  •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b154598cb9784e2292a0e1bec9f720bb.jpeg

  • 【译文】

  •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 【注释】

  • ⑴蹴(cù):踩,踏。这里指荡(秋千)。

  • ⑵慵整:懒洋洋的收拾。

  • ⑶见有人来:一作“见客入来”。

  • ⑷袜刬(chǎn):即划袜。未穿鞋子。只穿着袜子行走。

  • ⑸花瘦:形容花枝上的花瓣已经凋零。

  • 【补注】

  • 关于此词作者众说纷纭,杨慎《词林万选》等收为李清照词,杨金本《草堂诗余》作苏轼词,《花草粹编》等作无名氏词,《词的》作周邦彦词,唐五代及北宋词集中词作互见现象所在多见,不足为奇。

  • 82f5644598a7475089ced2fb7b1370c5.jpeg

  • 【解说】

  • 春日,清晨,花园内。绿杨掩映着秋千架,架上绳索还在悠悠地晃动。年轻的女词人刚刚荡完秋千,两手有气无力,懒懒地下垂。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她身上,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花与人相衬,显得格外的娇美。蓦然间,进来一位客人。她猝不及防,抽身便走,连金钗也滑落下来。

  • 客人是谁?词中未作正面描写,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知道,他定是位风度翩翩的少年。词人走到门口,又强按心头的激动,回眸偷觑那位客人的丰姿。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她嗅着青梅,边嗅边看,娇羞怯怯,昵人无邪。

  • 1c9bb1677bf842348128b2b088e8f1f0.jpeg

  • 【创作背景】

  • 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 ??2019-10-25??4.27.48.png

  • 【文学赏析】

  • 此词,属存疑之作,若确为易安作品,当为清照早年作品,写尽少女纯情的神态。

  • 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此刻全部动作虽已停止,但仍可以想象得出少女荡秋千时的情景,罗衣轻飏,像燕子一样地空中飞来飞去,妙静中见动。

  • 9bfd241c6daf46fc85d263c50f6d8cdd.jpg

  •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 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纤纤手” 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春天的早晨,地点是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袜刬”,指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词中虽未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从词人的反应中可以印证,他定是一位翩翩美少年。“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 0824ab18972bd407178065d28364da540eb30948.jpeg

  •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唐人韩偓《竿奁集》中写过类似的诗句:“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但相比之下,“和笑走”见轻薄,“和羞走”现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这首词写少女情况心态,虽有所本依,但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获“曲尽情悰”之誉。

  •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