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位词坛第一才女,我曾在诗词推荐里分享过不少李清照的词作,但却一直不曾提到这两首《如梦令》。
其实,《如梦令》恰恰是我所接触到的易安词中最早的作品,也可能是接触得太早,反而忽略了这寥寥数字中所蕴含的灵动与纤巧。没错,在我还不知道她就是那个能写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含情脉脉的女子时,倒是先认识了这个酒后在荷花池里醉得晕头转向的姑娘。
诗词本就是文字浓缩后的精华,小令则是精华中极为简洁的篇章。
有喜,有悲;有活在当下的快意,亦有沉思过往的回味;这大概就是如梦的人生。
1.《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这首小令,很是精巧,堪堪地就让人感觉到了一出微型情景剧。
彼时,她虽然还是无忧无虑的年轻女子,但偶尔也会莫名地伤春悲秋一下。在某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一边喝着酒一边感叹雨打花落、春光将尽的的可惜。于是就多饮了几杯,醉意浮上来,睡意也渐渐浓重。
翌日早上醒来,那残存的酒力似乎仍旧没有完全散去,就那样懒懒地拥着被子,看侍女走进来轻轻卷起帘幔。
这时她想到了园中的海棠,便问侍女,海棠花现在怎样了?
整日忙忙碌碌的侍女其实并没有注意过海棠如何,就胡乱地答,还像昨天一样好。
听见这样的回答,她笑了,嗔怪道,你可知,经历了一场风雨,这个时节的海棠,叶子一定更大更绿了,而花儿必是在枯瘦与凋零。
那时的李清照年少无忧,可以恣意地饮酒,惬意地酣睡,或许她还想像不到,若干年后,当她切身体验过家破人亡的感觉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与她琴瑟和鸣的丈夫病逝,与她息息相关的祖国灭亡,然后她被迫南渡,一路颠簸,一路坎坷,艰难的境遇里,她保不住自己的家产与收藏,看着它们一件件地失去,心里寒凉成冬天的雨。
花开花落,人事更迭,望不见的未来,回不去的曾经。
只是不知道,那时她还能不能回忆起多年前那个晚春的早上,带着一点点的慵懒,一点点的闲愁,与侍女轻轻聊着那株历经一夜风雨的海棠。
如今,她大概更能体会到海棠的境遇吧,磨难让她变得坚实,如海棠那肥厚的叶子;也让她变得残破,如即将凋零的花蕊。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是秀外慧中的名门闺秀,是才气纵横的宋代才女,留下了很多不输于男性词人的佳作。不过,从她的某些词作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她还是个兴致勃勃的“赌徒”,以及心醉佳酿的“酒鬼”。
这样说并无侮辱之意,只是想让后人知道李清照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写词,作文,读书,收藏,赏花,游玩,饮酒,赌博……她将平常的日子过得与男子无异。
比如这首《如梦令》,俨然就是一个喝多了酒的姑娘展示给我们的俏皮可爱的醉态图。
想那湖边亭子周围的景色必是极美的,不然她也不会经常地记起。黄昏,会有落日的余辉温柔地照射在亭子间;夜晚,会有如水的月光流淌在林叶上。在如此安静的环境里,无论发呆还是饮酒都是不错的选择。直到天色转暗,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喝得醉意醺醺,起身跳望,一时间竟辨不出回去的路在哪里了。
来时的小船还系在岸边,于是便解开小舟,向前方划去,许是真的醉了吧,不然怎么就一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外呢?那奋力划桨的声音,突然惊起了正在栖息着的一群水鸟。
洒脱,飘逸,轻快,鲜活,小词灵巧地挑拨着读者的心情,让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了一个花美、酒美、心情也很美好的夜晚。
而词人的酣态,倒让我想起《红楼梦》中湘云喝醉了酒的样子,卧在青板石凳上一番好睡,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
可谓,玩一回,乐一回,佳酿盈满杯;醒亦美,醉亦美,流水落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