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三年1129)是李清照一生中最不幸的一年。这年三月,大概就在上已节日后的不多几天,赵明诚罢建康知府职,他带着李清照离开南京,打算住到赣水去。五月中到达池阳(安徽贵池),又接到诏令,派赵明诚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于是赵明诚把李清照留在池阳,自己单独去就任。这年七月赵明诚在当时的行都建康生病,李清照听到消息,立即奔赴建康,赵明诚病情已经非常危险。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取笔作诗,写完诗就去世了。李清照经受这样沉重的打击以后,生了一场大病。这时候,金兵南下的声势很大,建康的危机迫在眉睫,朝廷已经在分散六宫。李清照派人将书两万卷,金石刻两千卷送到洪州(江西南昌)去托赵明诚的妹婿保管,自己独身留在建康著名的《声声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集中地反映了赵明诚死后李清照悲伤愁苦的心情,在章法组织上很有特色。上下阕各分四层。上阕由第一层领起下面三层;第一层所抒写的感情,一线贯串到下面三层。下阕前三层所写的情景由最后一层概括总结;而这最后一层又和首句相照应。这样使全词构成一个浑然整体的抒情形象。上阕开头处连用十四个叠字,集中而概括地渲染了这首词的伤感气氛。“寻寻觅觅”写作者似有所思若有所失的恍恍惚惚的神情:“冷冷清清”写孤独寂寞的感受;“凄凄惨惨戚戚”写凄凉、悲惨、哀伤的感情。这一层总写作者的心情。
“乍暖还寒”两句是第二层,看来是写天气冷暖不定,使人感到“最难将息”,其实是写人的心情。因为人的心情悲伤愁苦,所以才难以适应气候的变化无常。“三杯两盏淡酒三句是第三层,也和第二层一样,看来是写天气,其实是写感情。如此忧伤憔悴的人,当秋晚风急寒气袭人的时候,自然觉得不是几杯淡酒所能抵挡得了的。“雁过也”三句是第四层。正当词人“寻寻觅觅”地空室徘徊神思恍惚的时候,正当凄凄惨惨戚戚”地伤心的时刻,大雁飞过来了,这些雁原来是“旧时相识”。词人是惯于和雁打交道的:她曾叮嘱过赵明诚*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当“月满西楼”的时候她也曾盼望过“雁字回时”能给她捎来“锦书”。眼下呢,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又来了,但又能给她带来什么呢?
下阕“满地黄花堆积”三句是第一层,写菊花已经凋残,如今再没有人去欣赏它、采摘它了。写的是眼前情景,但从“如今”二字使人体会到其中包含了多少对往事的回忆。当初她曾经写过“东篱把酒”“人比黄花”的词句,寄给赵明诚诉说自己的思念深情:就是去年(建炎二年)的秋天,她还和赵明诚一起赏菊,写过“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词句。如今面对这满地黄花,抚今思昔,怎不悲伤欲绝,“守着窗儿”两句是第二层,写孤单寂寞的心情。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地整天守着个窗儿,一些儿也不离开,孤孤单单地怎么捱得到天黑啊。用“怎生得黑”这个反问句,更强调了日长难度。
“梧桐更兼细雨”三句是第三层,写黄昏时分的梧桐细雨,更使人增添愁思。上句说“怎生得黑”,但也总算熬到了黄昏,偏偏这时候天又下起了细雨,点点滴滴地打在梧桐叶上。这情景、这声音,又将给人以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这次第”以下是第四层,总结下阕,也总结全词。“这次第”的“这”所指代的就是以上三层的内容,这样的情景,哪里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了的呵!“怎一个愁字了得”,又起点明首句连用十四个叠字的抒情作用对《声声慢》这首词,自宋朝以来评论的人就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贵耳集》和《词苑丛谈》的说法。宋人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手法,本朝(指宋朝)不是没有善于作词的人,但还没有人一下子用十四个叠字的。
这首词的后面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用叠字,用得点也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清人徐在《词苑丛谈》中说,《声声慢》“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这两位评论家都用了很形象的比喻来称赞《声声慢》的叠字。据说唐朝开元年间有位舞蹈家公孙大娘,她善于跳《剑器》舞(《剑器》是古代舞曲名),跳得回旋转折,淋漓尽致,当时有位善写草书的书法家张旭,观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领会到她艺术上豪放的精神,于是草书就写得更有长进了。用公孙大娘舞《剑器》比喻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运用叠字的手法,也就是说用得变化曲折而又婉转自如的意思,这是一种很高的评价。
《词苑丛谈》所说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本是白居易用以形容琵琶声音的著名的比喻,现在借用来形容《声声慢》中的叠字,是称赞它具有音乐的美。作为歌唱文学的词,能否具有音乐的美,是决定作品好坏的个很重要的条件。评论家们盛赞《声声慢》的叠字法,是不是诗词中多用叠字就一定好呢?那可不见得。在李清照之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菊花》诗中云:“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据说李清照是仿此而作,如果是真的,那肯定是青出于蓝了。在《声声慢》以后仿用叠字的更多了,特别是元曲,其中也有用得比较好的,如《西厢记》的“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等待那齐齐整整、嬝嬝婷婷、姐姐莺莺。”这几句从字数来说超过了《声声慢》,但从艺术成就的程度来说,却远不如“寻寻觅觅……”。因此,《声声慢》在宋词中以用叠字为艺术特色之一,是因为它用得好,而不是因为它用得多。如果为叠字而叠字,往往会弄巧成拙的。至于说《声声慢》之所以成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则是因为它在内容上抒写了词人的真情实感,赢得古今读者的普遍同情,而在艺术上又把细致入微的感情活动和眼前寻常的景物环境融合为一个抒情的整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