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底气,说话做事才会硬气,这个道理用在千古才女李清照身上正合适。与一般的才女相比,李清照是颇有胆量的。这一点体现在用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鄙视自家丈夫上,也体现在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讽刺南宋朝廷上。
这份胆量用在填词上,则体现在数次高难度的模仿和引用上。当年欧阳修写了首《蝶恋花》,李清照将开头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拿来一用写成了名篇《临江仙》。而她那句经典的“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模仿的是唐代诗人韩偓的《偶见》,算得上是点石成金了。
如果说以上的两次模仿和引用还只是雕虫小技的话,那本期的这首《添字丑奴儿》,则可谓彰显实力了。这首词原本的词牌是“丑奴儿”,牌下有不少名家之作,其中包括秦观、李煜等人的经典。而李清照将这个常见词牌拿来加上了4个字,写成了千古名作《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让我们来读一读:
《添字丑奴儿》宋.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丑奴儿”词牌原是44个字,代表作有后来辛弃疾写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李清照将词牌中上下片最后一句的7个字分开,在中间各加上两个字,原词就变成了48个字。此词写于李清照45岁时,当时丈夫赵明诚已不在人世,南渡后的李清照饱受流离之苦。于是在一个雨夜她便写下了这首怨雨词,全词开篇和结尾都别具一格,一般人模仿不了。
词的上片开篇就是一问,可谓十分惊艳。她问到底是谁在窗户前种上了这株芭蕉树,导致现在一片浓阴遮住了庭院。看得出来才女对这株芭蕉树是满满的怨意,看着它的叶片和叶心一张张相互依恋的样子,更让她惆怅。连芭蕉树叶都舒卷有情,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此情此景怎能让她不伤感。
词的下片则愁怨更深了一层,因为夜晚下起了绵绵细雨。正在枕间转辗反侧无法安睡的词人听着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心中更是难以平静。面对着似乎在和自己作对的芭蕉和夜雨,词人万般无奈,最后干脆披上衣服,起来听雨。
纵观这首词,无论是词中叠句的反复使用,还是“叶叶心心”的叠字使用,都让全词充满了节奏之美。更难得的是李清照虽在原词牌下添了4个字,但格律却仍是工整的。自李清照写完这首词后,两宋再无名家用这个词牌,直到金朝文人马钰写了几首,但是效果都不理想。马钰的《添字丑奴儿》不但格律变了,也完全没了叠字的特色,可见李清照这首词确实是一般人很难模仿的,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