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一词,当为李清照前期的作品。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李清照为党祸之松紧所左右,时居汴京,时返济南原籍。作《小重山》《多丽》等。一说此词作于大观元年(11...
责任编辑:王艺轩
《全宋词》卷二刊此词为李清照存目词。尽管此词的归属尚存异议,但把词的内容与词人的经历对照起来看,定为李清照所作应该说是没有什么疑问的。全词写对往事的追念,抒发了孑然一身、孤苦伶仃的感慨。陈廷焯《白雨斋...
自古以来秋天是最惹人愁绪的季节,落叶飞舞,白露拾阶,秋雨送凉,总是惹人相思,凄凉无助的意味也就渐渐成了秋天诗词的代名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诗词毕竟是少数,但在千古女词人李清照笔下,秋天却是另一番味道。...
作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词风前后期分别明显,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这首《鹧鸪天》词是一篇盛赞桂花的作品。在李清照词中,咏花之作很多,但推崇某花为第一流者还仅此一篇。它与《摊破浣溪沙》同为作者与丈夫居住青州时的作品。...
这首词作于南渡以后,通过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达作者思念故国、故乡的深情。上片咏物,借芭蕉展心,反衬自己愁怀永结、郁郁寡欢的心情和意绪。首句“窗前谁种芭蕉树”,似在询问,似在埋怨,无人回答,也无须回答...
这是一篇寿词,虽然也极尽褒誉,但却流露了忧国忧民之志,蕴含着一股壮气豪情。上片交代时间地点、场面气氛,词清句丽,风格典雅。...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在几年的时间里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等种种变故,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她早期的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意味了;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这首《声声...
此词一开头就写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厉害,以至珠泪涟涟,浸湿身上罗衣,并且连脸上的脂粉也冲落下来沾满了罗衣;这时,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时,一遍遍吟唱《阳关曲》时的情景。《阳关曲》,又名《渭城曲》...
宋朝文化极为繁荣,产生过许多文学大家和词人,李清照便是名气最大的词人之一,除了苏东坡、辛弃疾等少数大咖,鲜有人能与李清照相提并论。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一帆风顺只是美好愿望,坎坷困境才是常态,如...
透过窗子看见小院内的春天的景色将流逝。层层厚重的门帘没有卷起,幽暗的闺房中显得暗影沉沉。倚在绣楼阑干上寂寞无语地轻轻拨弄着瑶琴。...
这时的文坛上也出现了不满朝廷苟安而慷慨陈词的声音。除了林升讽刺时政的诗以外,积极抗金的大词人辛弃疾、痛心山河破碎的张孝祥都为此留下了千古闻名的名篇。这之中最为夺人眼目的当属以一介女子之身,不辞家国败亡...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它的意思是说,无论是花开,还是花落,花都是无怨无悔的。人与人之间的缘来缘去,如花开花落一样,都是自己的选择。缘分的兴起与消逝,则同水一样平淡。乍看...
责任编辑:李文清
此词为春闺独处怀人之作,是词人早期作品。政和六年(1116),清照三十三岁。这年三月初四,夫婿赵明诚游览距青州约一百七十里的名刹灵严寺。夫君离她而去,深闺寂寞,她却无可奈何。断肠心事难以寄托,于是在满...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