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兆和:李清照画像(现代版) 立轴 水墨纸本 68×44cm
李清照以词名世,不仅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耀史册的第一流女作家,有《李清照集》存世。[1]
李清照的一生,前半生为喜,后半生为悲,像一条分水岭被划得清晰如水。她的词也应以她南渡人生的这条轨迹为界,分为前后两期,这样我们就更能清晰地看到李清照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她前期人生得意,其词里的人物多有浪漫之情,且乐观向上,感情热烈。多是写少女少妇的闺阁及爱情生活。后半期失意,词里人物也多半是带着沉重的乡愁与破败之感,多抒写对国破家亡的伤感之情及个人与社会的水火不容。把作者及词里人物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联系,我们分析李词里的艺术形象便具有了社会价值及审美意义。
一、前期词表现了少女少妇真实热烈的情感和那种热爱生活及大自然,大胆追求爱情的艺术形象
生活是作家进行创作的源泉。在宋代词坛,有许多作者是无病呻吟,但李清照却难能可贵地抵挡住了这股呻吟之风,大胆而真实地表现生活。她的词有其独特之处,最突出一点是她能够直抒胸臆,写真情实感,而在写真情实感的时候,又掌握了高度的语言技巧,写得淋漓尽致,却又不是一泻无余。她的作品字里行间包含着生动的形象,这种艺术力量,不是靠夸张,也不是靠铺陈,而是靠白描的笔法,达到了一种自然的境界。她虽为“名门闺女”但终有属于她的少女生活和情怀,所以在她年少时代的词里,总活跃着少女的激情,青春的欢娱,生活的高潮这几类形象。有如以下一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写女主人早上起身后的一个生活片断,前两句是对昨夜情事的追忆。虽然这一夜,词人倾听不断入耳的风声,雨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变化,睡得并不安稳。何况,她还未“消残酒”呢。所谓“浓睡”不过是为了烘托经过一夜后的鲜明对比,以点出变化的突然。实际上欣欣然生气勃勃,以及爱惜芳华的多情性格。
这首词前四句化用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意,更通过女主人公与卷帘侍女的一问一答,暗示出这个艺术形象惜春而又不伤春的情怀。在这一个层次上,作者曲折委婉地表现了主人公这一丰富细腻的内心变化。首先她整夜都在为这场风雨所引起的景物变化而担忧,所以,她一早起来,不顾残酒未消,便迫不及待地向侍女发问。这里,词里的内容纯用虚笔,仅从侍女的回答才能得知,这种写法,与其说是为了句调安排的需要,不如说是为了反映主人公特定的心情。因为,在一夜的辗转中,她有着太多的梦想,如果直说不仅词中包容不下,而且也会冲淡心灵活动的浓度。因此,作者虽未写出间的内容,实际上却似虚而实,更加逼真地反映出她的迫切的焦虑。然而,对于女主人的这种心情,侍女的反应却是很平淡的。她认为“海棠依旧”,而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一对比,表现了两个人物对外界事物的不同感受和感情倾向。
前人曾指出这首词短而曲折的艺术特征。黄了翁在《蓼园诗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历来批评家评李清照此词,也多指出“绿肥红瘦”一句,加以赞扬。可见,李清照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来传达词中主人公丰富而敏感驿动的心理世界的,从而能使一个闺中少女充满着灵气的艺术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出色的艺术家,最善于捕捉一瞬间的生活情景,并使之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我们这样说,人们一定立即想到优秀的摄影师,因为摄影师的创作往往是在刹那间完成的。这当然不错,然而,词人更胜于摄影师,因为词中表现的“一瞬间”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是由“姿势”引起动感,而是活生生地表现生活。在词坛上,一般都认为唐之李后主,宋之李清照,最为擅长。李清照对于词的修养,是多方面的,而在摄取“瞬间”表现“永恒”这方面也较为突出,她笔下的艺术形象也由此而长存千古。比如在表现主人公热爱大自然及大胆追求爱情等等形象上,李清照也是通过瞬间来表现永恒的。如她下面的这首词: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语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怨王孙》)
这首秋日湖上之作,写得笔致清妍,含情吐媚。它既没有无计可排遣的相思愁绪,也没有悲世伤时好辛苦的印记,通篇都洋溢着欢快的青春旋律。从风格上看,它应是一个不识愁滋味的少女献给大自然的一曲赞美之歌。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湖上秋色图》,但它却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诗与画都是艺术,既有其共性,也有其分野。这首词中所蕴含的诗情,是任何画家都无法完全描绘出来的。这里充分显示出词作在传达感情上的长处。在作者眼中,水光山色都有生命和感情,与人亲近。眠沙的鸥鹭不愿与人离开,它们因游人离去,竟连头也不回,招呼也不打,不理离去的游人了。在这里,作者凭着移情作用,不但将词人的主观感受注入在外界客观景物之中,而且使得艺术形象活脱逼真,画面亲切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2]
李清照曾有过美满的爱情及婚姻。她的许多词描写爱情,其中有描幕少女初恋和少妇生活的,也有写自己与丈夫离别的相思。如《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首词描写了一位恋爱中的女子——她的外貌和内心都是那么美,词人把这两者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眼波才动被人猜”这一句精彩地描绘了恋爱中女子的心理,将少女眉目传情,又恐被人识破的矜持心理表现得非常透彻。“月移花影约重来”则表现少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与情人约会。全词心理描写十分细致生动,感情发展富有波澜,可谓姿态百出,曲尽人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青春少女这种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艺术形象。
李清照是宋代词坛上留下大量佳句的作家之一。她的佳句传神地再现了人物的感情及形象。如这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生动地描写了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见到生人,感到害羞。那“倚门”及“却把青梅唉”等一系列的动作,使一个天真娇憨,活泼妩媚,好奇而又含情脉脉的少女形象活现在读者眼前,达到了出神入化,真实细腻的境地。
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句之所以超绝,是作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瘦”字是“词眼”为全篇画龙点睛之笔。作者先以“帘卷西风”一句作动态描写,借助西风把帘儿卷起,让帘外的黄花与帘内以花比喻的人相互辉映,达到了花与人浑成一体,花瘦但人比花更瘦,形象地表达了闺中人爱情之深,相思之苦,写情至此,堪称极至。又如《一剪梅》中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是说这种相思之情是无法“消除”的。皱着的眉头才舒展,而万端的思绪又涌上心头。在这里,作者把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具体形象。“才下”“却上”两词连用,极其生动逼真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感情在短暂时间内起伏变化的波澜。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来看,李清照前期之词,通过闺中生活的写照,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词里表现出的艺术形象几乎等于她自己,表现出她对幸福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她利用词的形式为抒情工具,冲破封建思想禁区,勇敢而热烈地为自己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谱写心曲。在这些爱情词中,女主人公形象的人性美恰恰又是通过词作的语言美,形式美,及音律美传达出来的。这不但在唐五代及北宋的爱情词中绝无仅有,就是在整部词史上也寥寥无几。
二、后期词表现了一个饱经风霜,而又忧时伤世的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
“靖康之难”后,除了与当时许多士大大有着同样的流亡经历外,李清照的生活还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故。先是丈夫病逝,接着又被人认为有通敌之嫌。受此重重磨难,她的思想和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与摧残。国家的沦亡,民族的屈辱,个人的不幸,这一系列的变故使李清照的后期之词在思想与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后期的作品多是感时伤乱,思乡忆旧之作。如以下一首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当年她已51岁。那时,已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亲爱的丈夫死了,珍藏的文物大半散失,自己也流落异乡,无依无靠,所以词情极其悲苦。如上词的起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仅仅七个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一个落红满地的凄凉环境,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词人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这些词句写出了一个满腹心酸、心事重重的主人公形象。在词的下片,作者为了传达那种伤时忧世零乱漂泊无助的烦乱之情,她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李清照利用语言表现人物形象这个特点除了李煜可以和她相比之外,唐宋词人之中,并不多见。
但在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主人公艺术形象的还有她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这首词曲折而又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艺术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
这首词的上片,集中写愁苦难禁之状。作者一下笔就直抒胸臆,以抒情开篇的词并不罕见,但像这首词起笔便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连用七对叠字,实属罕见,这十四个叠字,将一种愁苦难堪之情,自胸腑中喷薄而出,立即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弦。“寻寻觅觅”四字即包含了作者流亡以来的不幸遭遇,又极准确、传神地表现出她在极度孤独中那种茫然无措,要抓住一点什么的精神状态。后十个叠字既写环境又写情,将难以名状的复杂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一层层写来,多么细腻曲折,十四个字一气而下,笼罩全篇,定下了感情基调,使以后逐次出现的景物,都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
接着,作者集中写孤独难耐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在最后用这句收束以上几层意思,与开篇十四字上下呼应,终于点出一个“愁”字,感情的分量非常沉重,更妙的是:全篇写愁,未了却说,这情景,用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天外,使通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在这首词里,作者对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心中有无限凄楚要倾吐出来,她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抒情的典型环境,融情入景,用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把情和景概括得极其突出和深刻。全词所用十八个叠字,确切而自然,更加强了感情的渲染。特别是在情与景的对比描写中,生动地刻画出作者种种难以诉说的沉痛而真实的感情,从而表现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作为一个有着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李清照,身处乱世,她一生却找不出几首直接表达爱国感情的词作,但这并不是说李清照不爱国。只是李清照在表现这类感情时没有采用直接的方法,却是那般委婉和含蓄。她没有描写乱世如何如何的触目惊心,而是深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揭示自己如何如何的思念故都和丈夫。对美好的过去缅怀其实就是否定现世的动乱不安,如她的《永遇乐》词中通过元宵夜的今昔对比,不仅反映了作者历尽沦桑之后的孤凄心境,而且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沉之恋,表现出对国运的关切和忧愤。南宋末年刘辰翁《永遇乐》题记说:“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这说明李清照此词的确是蕴含爱国情思、感人至深的杰作,是她词作中又一典型艺术形象的代表。
总之,李清照是一个杰出的女作家,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故她的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1]她不但热爱大自然和生活,又敢于藐视传统的封建观念,更有着伤世忧时的社会责任感。正因为如此,李清照词作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才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为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文学史[M].长沙:湖南丈艺出版社,1992.
[2]贺新辉.宋词鉴赏辞典[Z].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